新民艺评丨任海杰:在上海听见纯正的《里纳尔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21:56 1

摘要:20世纪古乐复兴,亨德尔的歌剧再次成为舞台热门。2023年11月,著名古乐指挥家哈里·毕克特率领英国合奏团,在上海音乐厅上演的亨德尔歌剧《罗德琳达》引起轰动。时隔两年,2025年10月16日,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毕克特再次率领英国合奏团来到上海音

20世纪古乐复兴,亨德尔的歌剧再次成为舞台热门。2023年11月,著名古乐指挥家哈里·毕克特率领英国合奏团,在上海音乐厅上演的亨德尔歌剧《罗德琳达》引起轰动。时隔两年,2025年10月16日,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毕克特再次率领英国合奏团来到上海音乐厅,演出亨德尔的成名作《里纳尔多》,精彩的表现依然惊艳全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

与巴赫同年出生的亨德尔,有一项成就超过巴赫,那就是歌剧。歌剧诞生于意大利,后来风靡欧洲。亨德尔早年在汉堡歌剧院担任小提琴手和羽管键琴手,喜欢上意大利歌剧后特意前往佛罗伦萨学习,结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父子。也是机缘巧合,亨德尔后来去英国旅游,发现英国人非常热衷于意大利歌剧,但英国能写意大利风格歌剧的人很少。于是他顺势而为,只用了两周就写出了《里纳尔多》,1711年2月在伦敦上演后一炮打响,成为他歌剧创作的成名作,伦敦也成为他歌剧事业的发轫福地。如此顺利的开局,令亨德尔“乐不思蜀”,干脆留在英国,不回德国了,专心为英国人写歌剧,前后四十年间共创作了约40部歌剧,成为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正歌剧领域中的领军人物。

三幕歌剧《里纳尔多》取材于十字军东征,亨德尔与脚本作者贾科莫·罗西将其通俗化,虚化了历史背景,故事围绕几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展开,演化成一场声乐盛宴。三百多年前的巴洛克时代,歌剧是民众重要的通俗娱乐方式之一。在当时舞台布景比较简单、尚无现代灯光照明等情况下,歌剧演出主要靠歌手的演唱来吸引观众,因此剧中会有不少返始咏叹调,让歌手充分发挥演唱技巧、华丽声腔、甚至飙高音炫技,阉人歌手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现在一般用假声男高音替代)。毕克特专注巴洛克歌剧多年,近期更有一项宏大计划——录制亨德尔全部作品,因此他与英国合奏团对亨德尔的诠释尤其精深,挑选的演员、尤其是主要演员,都是演唱亨德尔作品的佼佼者。

此番演唱《里纳尔多》男主角的假声男高音阿列·努斯鲍姆·科恩,不仅有漂亮的头腔共鸣,更有浓厚的胸腔共鸣——这对假声男高音来说尤为难得。他的高音洪亮、饱满、高亢,符合人物的英雄气概,一出场受命杀敌的亮相即气贯全场。而当他的恋人阿尔米莱娜被敌方掳去,他演唱《我的爱人,你在哪里?》时表达的痛苦思念又深情委婉,融入些许装饰音技巧,充分表达了人物愁肠百结的心情。饰演阿尔米莱娜的抒情女高音玛丽·贝文,在与恋人里纳尔多分开后,演唱了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让我痛哭吧》,将柔弱无奈表达得如泣如诉,一唱三叹。此曲如今常常出现在音乐会上,成为亨德尔咏叹调名曲之一。

与之对应的两位反派人物,一位是女巫阿尔米达,一位是耶路撒冷守城统帅阿尔冈特,两人剧中是恋人关系。饰演阿尔米达的瑞秋·威尔逊,现场听来是一位戏剧女高音,声音犀利充沛,极具爆发力,她出场时演唱的《可怕的复仇女神》气势逼人,接着演唱的《充满渴望》又展现出制服对手的胸有成竹、踌躇满志。在示爱里纳尔多遭拒之后,她的一首《啊!残忍》又表现出女性多情细腻的一面,颇有些缠绵和楚楚动人。然而在里纳尔多坚持拒绝后,她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在《里纳尔多》中,阿尔米达的人物形象最为立体、复杂,戏剧性最强,是剧情中起承转合的关键人物——虽然第一主角是里纳尔多。值得一提的是,亨德尔歌剧中多有女巫形象,阿尔米达便是肇始者。此次饰演阿尔冈特的低男中音阿什利·里奇斯声音厚实,一开场的演唱有些盛气凌人,但看到美貌的阿尔米莱娜,又表现出花心柔情,富有喜感。这与阿尔米达“异曲同工”,就像一对活宝。

英国合奏团的古韵悠长,层次分明,极佳地衬托了人声的演唱,并不时有精彩的独奏,如阿尔米莱娜演唱《鸟鸣之歌》时,短笛乐手美妙的呼应;更突出的是,第二幕终场前在阿尔米达的咏叹调中羽管键琴即兴的独奏段落,展现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独特趣味。

《里纳尔多》华丽落幕,意犹未尽。期待毕克特与他的英国合奏团能再来上海演出亨德尔——有句老话:一而再,再而三。

来源:长安李拾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