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金秋,一场以乡情为纽带、以发展为号角的"楚商回乡"热潮在荆楚大地澎湃展开。楚商,是湖北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连接世界与湖北的重要桥梁。他们有情怀、有梦想、有作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如今,随着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家乡的发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编者按:
这个金秋,一场以乡情为纽带、以发展为号角的"楚商回乡"热潮在荆楚大地澎湃展开。楚商,是湖北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连接世界与湖北的重要桥梁。他们有情怀、有梦想、有作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如今,随着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家乡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政策支持持续加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楚商回乡创业提供了丰沃土壤。本报今日起开设"楚商回乡共建支点"专栏,旨在记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讲述楚商情系桑梓、反哺家乡的动人故事,展现各地招才引智、优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共同见证广大楚商与家乡双向奔赴、同频共振,携手书写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荆楚大地,万物竞发。在武汉光谷,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正紧锣密鼓建设;在襄阳高新区内,由深圳智能装备企业投资建设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正式投产;"云之印"将华中总部选址在宜昌大数据产业园……湖北各地勾勒出一幅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画卷--越来越多楚商正带着资本、技术与项目重返故土,与家乡携手共绘"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壮丽图景。
从"走出去"到"凤还巢",楚商回乡成发展新潮
作为中国商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湖北自古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改革开放以来,超千万湖北儿女走出家乡,在全国乃至全球拼搏奋斗,孕育出一支兼具家国情怀与市场敏锐度的"楚商群体"。如今,这股"闯天下"的豪情正悄然转化为"报桑梓"的热忱,掀起"凤还巢"的新浪潮。
近年来,大批楚商深怀浓厚桑梓情,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回乡投资兴业,每年新增返乡创业6万多人,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楚商回乡已从早期的'零星反哺'迈向'集群化、全产业链布局'的新阶段。"湖北省工商联负责人指出,这一趋势与湖北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战略高度契合。
今年以来湖北全省上下共开展"楚商回乡共建支点"专题活动1800多场,走访楚商1万多人次,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597个,总金额3.6万亿元,海内外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强劲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表示,今年泰康在武汉设立了120亿元泰康稳行基金,以实际行动加仓湖北,为家乡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湖北人,在武汉读了4年大学,我对武汉的感情特别深。2017年,小米落户武汉。"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要在武汉建立万人研发中心,经过这么多年建设,现在有四五千人规模,希望能尽早到万人规模。"
2024年底,小米再次落子湖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高新区(光谷)的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奠基开工,这是小米集团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后的第三座智能工厂。该工厂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指引进行规划建设,首期建设空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决策与产研闭环。
"情感是纽带,但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家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深圳创业20年、如今回汉创办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张磊感慨道,"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生态日趋成熟,上下游配套高效便捷,项目落地速度远超沿海地区。"这种"产业协同红利",让越来越多楚商意识到:回家,不仅能更快成长,更能实现更大价值。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表示,一定要全身心地把高科技做好,湖北应该说遇到前所未有的好的营商环境和局面。"我们湖北的民营企业家对于未来的展望充满了信心。"
政策“组合拳”织就回乡暖网,从“引回来”到“留得住”
楚商回乡,不仅是情感的召唤,更是系统性生态的构建。湖北近年来打出“情感联结+政策赋能+服务提质”组合拳,推动回归企业“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湖北切实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全面推进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领域改革,持续涵养充分竞争、稳定有序的制度环境。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不断提升行政效能,累计实现68项重点事项全省上线运行,平均减时限79%、减环节75%、减材料50%、减跑动80%。通过数智手段有力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精准滴灌,“十四五”期间累计为经营主体降低各类成本4000亿元以上,切实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已成功举办六届的楚商大会,在凝聚楚商力量、发挥楚商才智、弘扬楚商文化,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楚商大会已成为湖北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宣传推介优秀楚商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实行常态化沟通交流、项目对接和撮合服务,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汇聚楚商力量、弘扬楚商精神、传承楚商文化、叫响楚商品牌的标志性活动。
站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新起点,湖北对楚商回乡寄予更高期待。今年,湖北出台《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场景招商、要素储备招商和高端招商“五类招商模式”,提出15条创新务实举措,让楚商回乡投得舒心,发展放心。《行动方案》明确全省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800家以上,各市(州)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湖北省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专项政策吸引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宜昌制定《推进楚商回归和乡情招商工作实施方案》,以真诚态度吸引楚商“洄游”。襄阳注重以园区为平台,借力各地产业园,把“巢”筑好支撑“回乡”。在襄阳谷城建设电商产业园,吸引284家电商企业回归入驻,纳统企业51家,2024年缴税收3000多万,带动就业1372余人,关联产业就业人员3万人。
孝感聚焦网络、信息、服务、发展四个关键,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构建畅通高效楚商回乡“快车道”。今年以来,全市吸引楚商回乡投资项目187个,总投资870亿元。
鄂州充分发挥各级商会产业优势,推动深圳鄂州商会实现“以商招商”,做到强链补链延链,将彤诺电子精心培育为“屏”产业链的核心链主企业,引导链主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随着彤诺电子等链主企业的茁壮成长,产业磁吸效应愈发明显。目前,红莲湖片区已通过商会引进12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涵盖面板模组、驱动IC等关键领域,打造了3公里“屏”产业链。
随州市随县持续深化“企业帮”品牌建设,以“线上+线下”联动“栏目+活动”结合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帮扶服务,近3年,随县成功引进优质项目120个,总投资达301.6亿元。
服务效率的跃升,催生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武汉宜昌商会会长代德明投资超600亿元建设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宜昌速度”:33天完成一期场地平整,49天完成全要素审批,120天主体封顶,365天实现投产。“宜昌的城市活力以及全市上下共同致力于一件事的真诚态度,让我们感动。楚能将致力于深耕宜昌、服务宜昌、回报宜昌,吸引并带动更多资本、人才‘洄游’至宜昌,共同提升楚商品牌的影响力。”代德明说。9月6日,宜昌楚能规划年产能80GWh项目落地。此次项目二期的签约,标志着楚能在宜昌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阶段,将有力助推宜昌抢占新能源发展赛道先机。
在武汉,黄陂区的湖北陂商科技产业基地由广东黄陂商会核心成员投资25亿元建设,聚焦智能制造、国际物流、新能源等领域,已吸引广州、深圳、东莞等地17家企业入驻,预计完全达产后年产值达10.8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武汉经开区则创新设立“招商大使”制度,聘请代表性楚商担任“双优引荐”信息员,近3年引入企业71家,设立及引进基金14支,总规模达50亿元。
襄阳市天门商会会长谢军带领团队将公司迁回家乡,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咔唑系列储氢材料生产线及产学研基地。项目一期已投产,全面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10亿元。2025年3月,谢军被聘为“招商大使”,他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带动“资智回乡”,抢抓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争做行业领跑者。
湖北把“服务”作为最好的名片,全方位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让回乡楚商“愿回来、能留下、发展好”。
双向奔赴共筑支点,楚商与湖北“成长共振”
楚商回乡,是一场双向成就。对湖北而言,回乡项目正成为补链强链的“关键棋子”、动能转换的“动力引擎”;对楚商而言,家乡的产业升级与广阔市场,则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5至7月,第七届楚商大会已举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四场活动签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大健康、低空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项目150个,协议金额1312.12亿元。
在黄冈,返乡楚商投资的新能源储能项目,带动形成从电池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在天门,纺织服装产业因楚商引入智能生产线,产值三年翻番,成功跻身“中国县域纺织产业示范集群”……
楚商带回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市场化思维与全球化视野。
从“单雁高飞”到“群雁齐翔”,湖北各地以商招商、链式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襄阳恒宝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华回乡建设科创园,襄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积极协助招商,成功引进18家规上企业落户,全部为襄阳籍企业家创办,涵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项目三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年纳税超1.2亿元。
作为荆州十万玻铝大军的优秀代表、全国劳务品牌“监利玻铝商”的代言人、湖北南桂铝业集团董事长彭小龙常说:“监利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厚望。”发挥彭小龙等返乡创业典型人物“虹吸作用”,在监利玻铝产业园建成园中园、厂中厂,形成集群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绿色铝材深加工返乡创业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104家,年产值达80亿元,带动就业3500余人。
云梦籍楚商欧阳祥山响应“楚商回乡”号召,投资43亿元建设云梦祥云湾项目,打造集文化、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国家5A级标准景区。项目累计接待游客268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达2.47亿次,春节期间跻身全国景区人气榜前十,直接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正成为“云端归雁”的新赛道。湖北亿玛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第二总部落户鄂州梧桐湖新区。在相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9个月,当年产值即破亿,2024年产值达4亿元,已启动二期扩建,并在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亿玛星芸跨境电商直播基地。
…………
江水奔流不息,楚商归意正浓。从“楚商回乡”到“楚商兴鄂”,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仍在续写。当千万楚商的智慧、资源与湖北的战略定位同频共振,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韧性的中部增长极,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