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这次悄悄在小范围推了新一轮灰度更新,直接改了三块儿:群聊免打扰更细化、撤回功能能一次性撤多条、聊天记录管理从iOS下放到安卓。很多提前试用的人都在反馈,体验变化明显。
微信这次悄悄在小范围推了新一轮灰度更新,直接改了三块儿:群聊免打扰更细化、撤回功能能一次性撤多条、聊天记录管理从iOS下放到安卓。很多提前试用的人都在反馈,体验变化明显。
接下来把这几项变化拆开说清楚,也讲讲为什么会有人拍手,有人还觉得不够。群聊那一块,原来你一设置成免打扰,只有把整群沉了,但只要有人@你、@所有人或者发公告,手机还是会跳出来提醒。新的设置把“关注的群成员”改成了“以下消息仍通知”,把这几类提醒单独拆成开关。实际用法很直白:不想被广告群的@吵醒,就把它关掉;想收到项目组那类重要@,就单独开着。超过三千名提前体验的用户把这项改进列为必要功能,反馈里最常见的一句就是——社交噪音少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更好分了。
消息撤回也变得更顺手。以前你误发了好几条消息,只能一条条点撤回,慌得不行。现在长按一条消息,会出现一个“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的选项,时间限定在两分钟内,连续发的文字、图片、语音都能一起撤掉。对职场里发错群、或者私人聊天手滑连发的情况,这个功能特别实用。关于它的反馈已经超过五千条,很多人说用过一次就回不去了,尴尬瞬间能被化解。
聊天记录管理从iOS下放到安卓,入口放在“我-设置-聊天”。支持把聊天记录迁移到别的设备,也能把数据备份到外部存储。有人实测,清理图片和视频缓存后,手机腾出三十多GB的空间,这对长期依赖微信的人来说,是最有感的改动之一。想象一下,手机卡成砖,空间一下回来了,那种舒坦是能直接感受到的。
不过还没改的地方也不少。后台数据显示,有超过四万条关于微信占用存储过大的抱怨,其中有人反映自家手机里微信占到了九十六GB;有超过两千条反馈提到朋友圈不能编辑,发错了只能删掉重发;有三千多人要求调整双向删除好友的逻辑,现在被别人单方面删除后,偶尔还会在对方那边留下“僵尸”关系,挺尴尬的。语音消息能看到进度条、朋友圈里图片和文字混排、群主超时能撤回消息等功能,也都收到了成千上万的呼声。可以看出,大家的期待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好用”,更多是想让核心体验更顺手、更合理。
这些反馈也让人看到产品团队在做决定时的难处。把这次更新放到时间线上看,先是内部把投诉最多的几类问题挑出来做可行性评估;技术上要兼容不同系统、不同版本,还得保证数据迁移安全不丢;用户测试采用分批灰度,先让小范围用户用,收集问题再改。整个流程走得比较稳妥,不像那种赶鸭子上架的草率改动。那些成本高、影响面大的优化,被放到了后续计划里,说明权衡不少。
用户里也有担心。有人怕功能越加越多,界面变得花里胡哨,反倒回到过去“装了太多东西用着不顺手”的状态。这种顾虑能理解,因为十亿级用户的产品一改就牵一发,影响面大,改法确实得稳。另一方面,像群内免打扰更细化、一次性撤回、多端聊天记录管理这几项,既不是堆功能,也不是花哨设计,而是直对日常痛点,改起来能立刻省心,这点得到的认可也比较多。
举个接地气的场景:上周一个做项目的朋友告诉我,以前群里有人@她,她总要去看,结果好多是广告或者无关回复。现在把广告@关掉,项目负责人@她时还开着,工作效率立刻上来。还有人说,家里老人发了十来张照片,不小心一股脑儿发到错的群里,以前只能一条条撤回,现在两分钟内操作就能全部撤掉,省了不少尴尬和解释的口舌。
技术角度的一些细节也能看出工程量。把聊天记录迁移和外部备份做到安卓上,要兼顾各种厂商的文件系统差异、权限管理、以及不同ROM下的表现;保证迁移过程中文件不丢,用户不怕数据泄露或损坏,测试量就很大。灰度发布的好处是能先把风险放到小范围,把真实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收回来再修,这次走的就是这套思路。
用户的愿望清单还在延长。有人希望朋友圈能更自由地编辑排版,图片和文字混排更灵活;有人想要语音播放进度条和更直观的播放控制;也有人希望好友删除能更清晰,别出现单方面留下尴尬的痕迹。这些都是常年积攒下来的小烦恼,搬不到优先级的前排,用户自然会继续抱怨。
话说回来,每次小改动能缓和一点日常烦恼就不错了。眼下能用的改进已经在帮不少人减少社交中的刺痛感,剩下的需求只好继续排期。你平常用微信时最想改的是什么?是内存占用的问题,还是朋友圈编辑的尴尬,或者别的功能?欢迎说说你自己的经历。
来源:柳下弄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