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抢鸡排”那孩子,这次把整盘鸡排端到了遗像前,说了句:“校长,换我请你。
“抢鸡排”那孩子,这次把整盘鸡排端到了遗像前,说了句:“校长,换我请你。
”视频只有七秒,却把成年人看哭成自来水。
原来,人走后,才真正开始刷屏。
教育局的动作很快,红头文件追授“人民教育家”,听起来像官方套话,可他们顺手设了个基金,账户一开,两百多万哗啦啦打进来,有卖菜的小贩,也有隔壁学校的老师,留言清一色:别让好人白干。
学生们更野,自发搞“鸡排行动”。
纪念墙贴满便利贴,五千多张,风一吹跟鸡毛掸子似的晃眼。
有人用铁丝捏了座30厘米高的小雕塑:校长端着餐盘,三个娃蹦起来抢,动作定格,丑得可爱,学校决定不拆了,就放食堂门口,谁路过都能摸一把,铁丝亮得发光。
最意外的是遗物里翻出手稿,A4纸,钢笔字,标题土得掉渣——《快乐教育土法上马》。
第一页就写:最好的课堂在排队打饭的路上。
同行看完沉默,原来人家把“生活即教育”玩真的,不是公众号金句。
出版社连夜立项,书名暂定《苗本臣教育文集》,预售链接刚上,首印五千册被教师群秒空。
有家长贴出旧照:冬天6:43,校门口,老苗羽绒服上全是霜,手里举俩热包子,见谁没戴手套就塞一个。
三年天天打卡,图里背景从落叶飘到雪花飘,他动作没变。
底下评论:包子啥馅?
家长回:韭菜鸡蛋,他自己包的,速冻柜里常囤三屉。
基金管委会发了个细则,挺接地气:一半奖老师,一半修厕所。
网友笑疯:终于不是“建大门”了。
苗校长生前最烦“面子工程”,厕所漏水他蹲守三天,最后自己拧螺丝,满手铁锈给升旗仪式敬礼,学生拍下来,播放量两千万。
现在早读铃一响,食堂大妈把鸡排改名“苗叔排”,限量一百份,抢不到就唱校歌,唱完免费补一块。
有人说消费逝者,大妈翻白眼:老苗在的时候天天陪我们唱,他爱热闹。
教育圈开会,专家争“快乐教育”定义,吵得拍桌子。
屏幕外,那群抢鸡排的娃早把答案写墙上:快乐就是校长端着餐盘,我们敢伸手,他也敢给。
人走了,规则没走。
基金账上数字还在涨,厕所瓷砖已经贴到第三间,纪念墙的便利贴被风吹掉,学生又贴新的,颜色更花。
有人担心热度一过,一切归零。
卖菜的小贩在捐款留言里写:以后我娃入学,要是校门还朝这边,我年年捐十斤排骨。
你看,故事没结束,只是换了个食堂继续排队。
来源:星辰大海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