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后没核定征收了,全部查账!”——最近这条短视频配文疯传,财税群里一片慌乱,有人连夜注销个体户,有人暂停股权转让。我翻了财政部、税务总局近三年的所有公开文件,对比了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等园区的实际操作,结论很简单:核定征收没被“一刀切”,只是对“高收入玩法
“以后没核定征收了,全部查账!”——最近这条短视频配文疯传,财税群里一片慌乱,有人连夜注销个体户,有人暂停股权转让。我翻了财政部、税务总局近三年的所有公开文件,对比了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等园区的实际操作,结论很简单:核定征收没被“一刀切”,只是对“高收入玩法”关上了门,小商户基本没受影响。
一、官方到底说了啥
目前并没有“全面取消核定征收”的普适文件。被疯传的,是2021年41号公告: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份额的独资合伙企业,一律改为查账征收。换句话说,只堵了“持股平台”这一条缝,其他行业没动。随后各地跟进,多是“暂停新办、逐步退出”,并非“全部死”。
二、各地现状:谁在退,谁在留
• 上海:2021年起暂停新办核定,范围是所有独资合伙企业
• 北京:2022年起逐步转查账,针对一般纳税人
• 江苏:2023年起暂停建筑、劳务、影视、股权类核定
• 山东:2024年起年营收500万以上强制转查账
• 中西部园区:多数继续核定,个体户和小规模商贸基本没动
结论:退的都是高收入、高流水、高风险,纯卖货、开餐馆、做维修的个体户继续该干嘛干嘛。
三、为什么盯上核定征收
1. 避税乐园
核定本意是“小账难建”,结果成了税收洼地:20%分红税摇身变成3.5%核定率,一场股权转让就能省几百万。
2. 数据控税来了
金税四期打通银行、发票、工商,建账成本大幅下降,再让“糊涂账”享受低税率,说不过去。
3. 财政要“颗粒归仓”
地方政府从“卖地”转向“税收”,把优惠收回来,也是给自己补现金流。
四、退坡方式:三招让你“自动”转查账
1. 新办关闸——园区直接停止核定征收登记
2. 规模划线——年营收超500万或一般纳税人,系统强制转查账
3. 行业拉黑——权益性投资、影视、直播、建筑、劳务,一律不再核定
既不给新名额,又把老户往外赶,这就是“温水式退出”。
五、小微企业还要慌吗?
• 纯卖货、开小店、做维修:多数地区继续核定,只要月销售额不超起征点,依旧“定期定额”
• 刚起步的小公司:先核定,收入稳定后再转查账,反而能平滑税负
• 准备做大:提前建账、取得进项发票,越早规范越不吃亏
一句话:不持股、不暴利、不超500万,基本安全。
六、查账真的更可怕?
未必。
• 进项足、发票齐,查账可抵扣成本,实际税负可能低于核定
• 小规模纳税人月销10万以下免征增值税,查账也能享
• 研发费用、固定资产都能加计扣除,这些核定可没有
关键:把账建全、把票收好,让财务软件跑起来,比“注销跑路”更省钱。
七、下一步趋势:不是“死”,是“瘦”
官方定调:“成熟一个、退出一个”“行业优先、规模优先”。可以预见:
• 持股平台、影视、直播、建筑——核定大门基本关死
• 年营收500万以上、一般纳税人——强制查账全国推开
• 纯实体、小规模、个体户——继续核定,但额度会逐年收紧
“全面取消”并不存在,更多是“瘦身”和“规范”。
核定征收没有一夜死,只是对“大额股权、巨额分红”关上了门。对做小买卖、开小店的人来说,该核定还是核定,该免税还是免税。真正要动的,是那些拿它当避税通道的大户。一句话:小户别怕,大户别装,该建账就建账,该规范就规范。别被短视频带节奏,更别盲目注销——先把账算清,再决定走不走。
你所在地区还能新办核定征收吗?欢迎留言晒城市+行业,一起聊聊“退坡”真实现状!
来源:柒乐多养生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