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法治知识竞赛在猫场镇兴合村热闹开赛。大方县人民检察院精心策划组织,把法治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赛场上,亲子搭档配合默契,时而低声讨论,时而自信抢答,现场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这样接地气的活动吸引了当地40多名家长与孩子携手登台,在问
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法治知识竞赛在猫场镇兴合村热闹开赛。大方县人民检察院精心策划组织,把法治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赛场上,亲子搭档配合默契,时而低声讨论,时而自信抢答,现场掌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这样接地气的活动吸引了当地40多名家长与孩子携手登台,在问答比拼中学习法律知识,在互动协作中筑牢家庭保护防线。
这是大方县人民检察院为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向家庭延伸、向乡村覆盖的创新实践,让法治教育走进家庭、浸润童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起“家庭+检察”的双重守护网。
近年来,大方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推出“1251”法治副校长履职机制,推动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机制通过构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AB角互补的专业人才矩阵,先后选派62名检察干警覆盖全县31所中小学,并建立“一人一档”法治副校长履职档案,通过动态监测,实行“履职打卡-问题反馈-整改跟踪”全流程管理。
与此同时,为压实责任,建立了“检察长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包片负责、部门负责人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出台《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办法(试行)》,强化“三查三评三改”,将履职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让履职有规可依、有责可追。
机制建立以来,大方县检察院先后通过网格式系统排查、精准式走访调查、订单式法治教育、督导式调研指导和个性化帮扶引导等措施,累计开展法治教育30场覆盖8000余人次,发出检察建议5份,帮扶学生百余名。针对涉案未成年人,主动联合村居委员会、司法社工、心理辅导老师和志愿者等,通过专业化跟踪帮教,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摆脱心理问题,确保其顺利回归社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 杨锦焘
二审 吴传娟
三审 谢朝政
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