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永平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探索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通过广搭平台,以“文体同频共振”为抓手,聚力促进“三交”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
近年来,永平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探索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通过广搭平台,以“文体同频共振”为抓手,聚力促进“三交”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铸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
10月12日,历时15天的2025云南·大理永平第十届博南文化节暨黄焖鸡美食节圆满收官。本届文化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开展书画展览、非遗展演、广场舞大赛、“足排乒”三大球比赛等活动,实现文体同频共振,深入推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各族群众与游客呈现了一场层次丰富、亮点纷呈的文化体育盛宴。
永平县以“薪火相传 红色记忆”为主题,举办2025年“庆国庆·迎中秋”书画展,用笔墨丹青致敬历史、祝福祖国、恭贺团圆。嘉宾、学生代表、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展厅,驻足欣赏一幅幅技艺精湛的书画作品,在笔墨线条与色彩构图之间,感受红色记忆的温度,汲取薪火相传的力量,分享双节同庆的喜悦。
以“舞动博南·乐享生活”为主题的永平第九届广场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3支代表队、数百名舞者同台竞技,用灵动舞姿演绎“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文化魅力。比赛现场,永平县傈僳族学会代表队展示了傈僳割绣民族团结乡村振兴非遗文化标志图。“能在双节来临之际登台表演,真的太开心了,我们展示了训练成果,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自厂街乡代表队的队员激动地说。广场舞大赛为各族群众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让文化节成为全民共享的欢乐舞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以“非遗华章敬先烈·歌舞乐颂爱国情”为主题的歌舞展演,在博南文化园精彩上演并通过公共文化云平台进行展播。现场开设的非遗集市人气火爆,让市民在欣赏歌舞之余,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品尝非遗美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各族群众达2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推动永平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五人制足球、气排球、乒乓球 “三赛”联袂上演。足球场上,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气排球场上,青年组队员身手矫健,中老年组队员也活力十足,气排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汗水挥洒绽放运动风采;乒乓球邀请赛同样精彩,选手们闪转腾挪,直拍、横拍运用自如,清脆的击球声紧牵着观众的心弦。三种不同赛事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体育爱好者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球员们的精彩竞技成为赛场内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各族群众在体育赛事中互嵌融合,实现了“以球为媒 以赛促融”。
“在文化与体育的交融中,各族群众通过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了心灵的相通与情感的交融,激发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与体育热情,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磅礴力量。”永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沙海燕说道。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