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应是宁静的港湾。然而,楼上的脚步声、隔壁的电视声、水管冲水声……这些无处不在的噪声,不仅打扰生活,长期而言更会影响健康。
家,本应是宁静的港湾。然而,楼上的脚步声、隔壁的电视声、水管冲水声……这些无处不在的噪声,不仅打扰生活,长期而言更会影响健康。
家装工艺大讲堂直播现场
在由佛山市室内设计协会联合及居美家打造的家装工艺大讲堂直播间里,声博士Soundbox家居建材事业部总监黄振华提到,噪声已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住宅隔声正是打造“好房子”的关键。
声博士Soundbox家居建材事业部总监黄振华直播分享
本文将结合他的专业分享,为你系统梳理家中六大主要噪声来源及其科学应对策略,助你打造一个真正安静的家。
天花板隔音:化解楼上噪音的关键
天花板噪声主要来自楼上的撞击声,如脚步声、物品掉落、桌椅拖动。
问题根源:
传统混凝土楼板厚度约100mm,虽承重足够,但隔声性能不足,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常在85dB左右,远超舒适范围,国家标准是要低于65dB。
解决方案:
装修前:铺设聚碳隔声减震垫,如6mm厚产品改善撞击声压级≤60 dB,满足绿建二星标准。
装修后:使用阻尼隔声地板,厚度仅7mm,可直接铺于原地面上,不影响层高与门扇开合。
地面隔声减振结构图
隔声效果参考(计权撞击声压级):
75 dB:清晰听到,干扰强烈
65 dB:新国标上限,感知明显但可接受
55 dB:声音微弱,不影响休息
墙体隔声:告别“隔墙有耳”
分户墙隔声不足,会导致邻里间谈话、电视声互相干扰。
现状问题:
轻质隔墙的隔声量约40dB,远低于新国标要求的≥50 dB。
解决方案:
全息隔声模组:由吸声基板(14mm)与隔声涂层(10mm)复合而成,直接在原墙施工,完成面仅24mm。单面施工可提升至51dB,双面施工可达56dB,且不占空间、支持挂载。
WAFER全息隔声模组结构图
管道降噪:解决水流噪声传播
排水管噪声是高层住宅中的常见问题,尤其在夜间更为突出。
噪声来源:
PVC排污管中水流冲击噪声可达48–55 dB。传统的解决方法往往是使用泡沫、橡塑等包裹,仅能吸音,无法抑制结构共振,且易老化。
推荐方式:
使用阻尼隔声片包裹管壁,改变共振频率,结合外层隔声处理。可实现噪声 ≤33 dB,满足新国标中对室内排水噪声的最高限制。
水管阻尼隔声毡示意图
门窗隔声:封堵漏声薄弱环节
门窗是家中隔声的薄弱环节,普通产品难以阻隔中低频噪声。另外,静音门不等于隔音门,静音门只是开关安静,而隔声门是关上门后,内外声音互不干扰。
系统解决方案:
专业的隔声门+专业的隔声窗;三层中空夹胶玻璃(如5mm玻璃+0.76mm PVB+12mm氩气+5mm玻璃),配合多腔体断桥铝型材与双阶密封系统,全面提升气密性与隔声性能。
民用隔声门
设备降噪:空调与家电的安静之道
家用设备运行噪声主要来源于振动与气流。
解决方案:
空调/新风可加装风道降噪箱,吸收风噪。室外机底座使用减振砖/垫,阻断结构传声。
家电(如洗衣机、冰箱)确保安装水平,底部加设减振垫,减少机体振动噪声。
空调静声箱安装示意图
其他功能空间:影音室与琴房
影音室、琴房等对声学有更高要求,需兼顾“隔声”与“吸声”。
隔声:需采用隔声天花、墙体、隔声门(隔声量 ≥36 dB),防止扰邻。
吸声:在室内使用吸声材料,控制混响时间,保证声音清晰纯净,提升使用体验。
超静音房声学解决方案示意图
声学解决方案,不是开药店卖药,而是像开中医馆一样,要先‘望闻问切’,再对症下药。” 装修前期就引入声学设计,前置规划,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理想的静音效果。
随着2025年《住宅项目规范》的强规的实施,宁静的居住环境已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希望这份源自家装工艺大讲堂的专业分享,能助您打造一个真正宁静、健康、舒适的家。
来源:无法自拔的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