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87年,全球仅存4份标本,还是同一株植物!广西大化2023年又找到7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22:11 2

摘要:在广西凌云县玉洪乡的深山密林中,1937 年,一位植物猎人在野外考察时,意外邂逅了一株从未见过的奇特植物,隐于藤蔓与绿树之间。

在广西凌云县玉洪乡的深山密林中,1937 年,一位植物猎人在野外考察时,意外邂逅了一株从未见过的奇特植物,隐于藤蔓与绿树之间。

经过植物学家深入研究,这株植物被正式确认为全新物种,并赋予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名字 —— 凌云龙须藤。

然而,自那次出现之后,由于栖息地变化、环境变迁等种种复杂原因,凌云龙须藤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在之后的 87 年里,彻底从人类的视线中消失。

01

全球仅存 4 份标本,源自同一株植物

在随后的 87年里,凌云龙须藤就像被大自然收回了踪迹,只留下最初采集到的 4 份标本,成为人类了解它的唯一 “线索”。

如今,所有标本馆中保存的凌云龙须藤标本仅有这 4 份。其中,2 份标本留在了国内,分别珍藏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另外 2 份则远渡重洋,保存在国外的哈佛大学和爱丁堡植物园。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 4 份标本并非来自不同植株,而是在同一个地方采集,且源自同一株凌云龙须藤。

这意味着,1937 年人类第一次发现它时,实际上也只是找到了这唯一的一棵,它的稀有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对于植物学家而言,这 4 份标本是研究凌云龙须藤最直接、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但遗憾的是,仅靠这 4 份静态的标本,想要全面了解凌云龙须藤的生命奥秘,远远不够。标本无法展现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动态 —— 比如它如何抽枝展叶、如何应对季节变化;也无法呈现它的繁殖方式,是依靠种子传播,还是通过藤蔓无性繁殖;更无法体现它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否有特定的昆虫为它传粉,是否与周围植物存在共生关系。

因此,寻找活体凌云龙须藤,成为了一代代植物学家心中坚定不移的执念。在它消失的 80 多年里,无数科学家带着最初采集的标本照片和详细记录,深入广西的深山老林,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在茂密的丛林中搜寻,对每一株相似的植物进行逐一比对。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一次次满怀希望出发,最终都以一无所获告终。

02

消失 87 年,广西大化再添 7 株

时间来到 2023 年 7 月,由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等 16 个单位组成的技术团队,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境内开展调查时,一株形态独特的豆科火索藤属植物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当时,这株植物正处于花期,娇艳的花朵点缀在枝叶间,但遗憾的是没有结果。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团队敏锐地察觉到它的稀有性,怀疑这可能是一种罕见的植物,却因缺乏果实这一关键特征,无法确定其具体种类。

为了揭开这株植物的身份之谜,9 月,当它终于结出果实时,技术团队毫不犹豫地再次踏上前往板升乡的路途,重回分布点采集到了珍贵的果实。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鉴定与比对,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这株植物,正是消失了 80 多年、被认为踪迹难寻的稀有物种 —— 凌云龙须藤!

更让人惊喜的是,此后在大化七百弄 — 地苏地下河片区开展的植物专题调查中,团队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凌云龙须藤分布点。在这里,6 株凌云龙须藤迎风生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这是目前已知的凌云龙须藤第二个分布点,也是继 87 年后,人类首次在野外发现如此数量的活体植株。

03

中国特有,只分布在广西

凌云龙须藤还有一个亲切的俗称 —— 凌云羊蹄甲,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目前已知的分布区域,仅有广西的西北部地区。

不同于其他对生长环境挑三拣四的植物,凌云龙须藤选择在石质山坡的干燥稀疏林中扎根。这里的土壤贫瘠,养分稀少,水分也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需求,可凌云龙须藤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仔细观察它的形态,会发现许多独特之处。

它的茎和枝条呈圆柱形,当水分蒸发干燥后,颜色会变得近乎黑色,表面还密密麻麻分布着细小的皮孔,仿佛是它与外界呼吸交流的 “小窗口”。

嫩枝上带有浅浅的沟壑,沟壑之上覆盖着一层赤褐色、伏贴的短柔毛,用手轻轻触摸,能感受到一种细腻而柔软的触感,与老枝的粗糙形成鲜明对比。

叶片更是别具特色,正面光滑无毛,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显得格外鲜亮;背面最初被褐色、伏贴的短柔毛覆盖,就像裹了一层薄薄的 “绒毛外套”,随着植物逐渐成熟,这些柔毛会慢慢脱落,最终变得无毛或近无毛,完成一场 “成长蜕变”。

每年 7 月,是凌云龙须藤的花期。此时,它会绽放出总状花序,无数花朵簇拥在一起,密被赤褐色贴伏短柔毛,子房与花瓣中脉背面也带着褐色柔毛,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04

别混淆!凌云龙须藤与普通龙须藤差异在哪?

虽然凌云龙须藤和西南岩溶地区常见的龙须藤同属豆科火索藤属植物,在植物形态和生长环境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只要掌握了它们的 “区别密码”,就能轻松将二者区分开来。

从相似点来看,二者都是木质藤本植物,茎干都有着不错的柔韧性,就像灵活的 “攀登者”,能够借助周围的树木、岩石等物体向上攀爬生长,在丛林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而且,它们都适应了西南岩溶地区较为干旱、贫瘠的石山环境,展现出了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凌云龙须藤生长在广西西北部的石质山坡干燥稀疏林,龙须藤则广泛分布于西南岩溶地区的岩溶石山灌木丛或山地疏林、密林中,算是 “同区域生长的近亲”。

但从细节上看,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

首先是花序特征。凌云龙须藤的花序上,花朵排列得十分密集,仿佛是紧紧相拥的 “大家庭”,而且花序整体密被赤褐色贴伏短柔毛;而龙须藤的花序则相对稀疏,花朵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且柔毛的颜色和密度与凌云龙须藤截然不同,更容易分辨。

其次是子房与花瓣中脉。这是二者最关键的区别之一,凌云龙须藤的子房与花瓣中脉背面带有褐色柔毛,用放大镜就能清晰看到;而龙须藤的子房与花瓣中脉背面则没有这种特征,表面光滑。

最后是叶柄。凌云龙须藤的叶柄较为粗壮,长度在 2-4.6 厘米之间,握在手中能感受到明显的质感;龙须藤的叶柄则相对纤细,长度一般小于凌云龙须藤,整体显得更为瘦弱。

来源:雪灵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