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当下,就有个别商家、博主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在广告和短视频中嵌入敏感场所和内容。比如,“一线海景房” 本是很正常的高端酒店卖点,可个别商家却偏要剑走偏锋,把 “能清晰看到军港” 当作噱头。在某知名网络平台中,一些酒店商家为了提升关注度、提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流量似乎成为了许多商家和博主追逐的 “香饽饽”。但你知道吗?为了博眼球、蹭流量而不择手段,可能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当下,就有个别商家、博主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在广告和短视频中嵌入敏感场所和内容。比如,“一线海景房” 本是很正常的高端酒店卖点,可个别商家却偏要剑走偏锋,把 “能清晰看到军港” 当作噱头。在某知名网络平台中,一些酒店商家为了提升关注度、提高房间预订量,不仅在广告语中暗示 “可近距离观看军舰”,还大量上传相关敏感目标、场所图片。这种行为看似只是为了多招揽些顾客,多赚点钱,可实际上,已经严重泄露了国家秘密,给国家相关领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还有在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的当下,个别开发商为凸显楼盘区位优势,常以 “临近某重点单位” 为卖点。更有甚者,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将违规拍摄到的地产周边敏感单位及园区内部情况嵌入广告宣传视频中以吸引购房者。他们可能觉得这只是打个 “擦边球”,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这样的行为,无意中就将国家秘密暴露在互联网上,简直就是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送上了一份 “大礼”。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流量经济的狂欢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有些商家和博主或许心存侥幸,认为“只是拍几张照片”“只是发一段视频”,不会造成实质性危害。然而,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超想象,一旦敏感信息被公开,就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比如,某旅游博主为吸引粉丝,擅自拍摄并发布某军事管理区周边的“探秘攻略”,详细标注了路线和观察点。短短几天内,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却也被境外账号大量转发分析。事后,该博主虽删除了视频,但造成的负面影响已难以挽回。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从测绘数据泄露到关键基础设施位置曝光,看似“无心之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国家安全风险。
技术手段的进步,更让这类行为变得隐蔽而复杂。如今,高清摄像、无人机航拍、AI图像分析等技术普及,使得敏感信息的获取门槛大幅降低。一些商家甚至利用“地理标签”“AR实景”等功能,将商业宣传与涉密场所强行关联。这种“技术擦边球”行为,本质上仍是对国家安全的漠视。
值得注意的是,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企业和个人的道德责任。平台方应加强审核机制,对涉及敏感地点、军事设施等内容建立关键词屏蔽和人工复核制度;商家和内容创作者则需主动学习《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在策划营销方案时严守底线。
流量可以再获取,但国家安全一旦受损,代价将无法估量。我们呼吁全社会形成共识:任何商业行为都不能以牺牲国家安全为代价。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让那些为了流量而触碰红线的行为不再发生。大家如果发现身边有类似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共同维护我们的国家安全。
来源:艺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