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人物专访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2 17:46 1

摘要: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因工作机会结识了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命文化,协会联合多所高校教授及资深专家学者,组建了“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经过深入交流,我被他们的宏伟蓝图与社会责任感深深打动。因此,希望通过本次专访,与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因工作机会结识了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命文化,协会联合多所高校教授及资深专家学者,组建了“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经过深入交流,我被他们的宏伟蓝图与社会责任感深深打动。因此,希望通过本次专访,与宣讲团成员王美荣女士深入对话,带大家一同了解这个充满使命感的团队。

初见王美荣时,她刚从仁智留守儿童之家赶来,身上还带着孩子们手工剪纸的“小红星”余温。这位1962年出生的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谈起留守儿童时眼里满是柔光,仿佛在讲述自家孩子的故事。从2013年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到如今成为红色精神的“播种人”,她用十余年时光,为乡村留守儿童筑起了温暖港湾与精神灯塔。

缘起:一个孩子的眼泪,点燃一份坚守

“2013年春天那一幕,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回忆起创办留守儿童之家的初心,王美荣的声音放缓。当时她在荆涂学校任教,到常坟仁智学校办事时,看到小男孩常兵兵(化名)蹲在角落抹眼泪——孩子因父母离异,整日情绪低落、无心上学。和其他孩子聊天后她更揪心:蒋小灿(化名)、刘小雨(化名)、周小航(化名)等多个孩子,都因家庭变故陷入心理困境。

“从教几十年,孩子早成了我的精神支柱。”那天夜里,常兵兵(化名)泪眼婆娑的样子在她脑海里反复浮现。她意识到,农村还有更多“小兵兵”渴望被温暖。一周后,她再次找到仁智学校,坚定地提出:“我想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给孩子们教育支持、艺术辅导,更要给他们心灵慰藉。”

2013年,“常坟镇仁智留守儿童之家”正式成立。王美荣从不把这里称作“机构”,而是亲切地叫“家里”。2024年元旦前,皖北平原气温跌破冰点,她刚忙完家务就拎着御寒用品往“家”跑,孩子们围上来喊“王妈妈”的场景,成了寒冬里最暖的画面。“这里不只是几间房子,是孩子们能卸下防备、找到安全感的地方。”她说。

创新:让红色精神,变成孩子能摸得到的温暖

“光给孩子温饱与陪伴不够,还要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王美荣发现,红色教育是塑造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但她不愿让红色教育停留在“念课文”,而是琢磨出了一系列孩子喜欢的“活方法”。

她在“家里”开起了“红色故事会”,专门邀请老兵、党史专家来讲真实的英雄故事。2024年7月30日,蚌埠市军休二所的老兵们来讲述抗美援朝英雄韩德彩的事迹——当听到“韩德彩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时,孩子们凑得越来越近,互动问答时举起的小手此起彼伏。“英雄不是课本里的名字,是有血有肉、敢担当的人。”王美荣说,这才是她想让孩子明白的道理。

她还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学红色”:蚌埠市黑虎山国防教育基地、怀远县荆山烈士陵园、龙亢镇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这些地方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在“红色微课堂”上,她用“半条被子”的故事讲长征中的军民情,带着孩子手绘“雪山草地行军图”,用童谣唱《七律·长征》;2023年4月,她还组织孩子赴北京马里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加“小小外交官”活动,孩子们把亲手缝的花鼓灯腰鼓当礼物,既展示了非遗,也把长征精神的力量带给了外国友人。

守护:用红色力量,帮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留守儿童多有情感缺失,王美荣便把红色教育和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设计了“红色心灵成长计划”。“重走长征路”情景模拟游戏里,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团结协作;“红星信箱”里,孩子们写下对历史人物的“心里话”——有个孩子写给王二小:“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是小英雄了,我也要像你一样保护同学!”

单亲家庭的智障儿童小世博,曾是最让王美荣牵挂的孩子。“他以前很封闭,不说话、不跟人玩。”王美荣没有急着“说教”,而是给小世博看《闪闪的红星》,用潘冬子的故事鼓励他;还带着他演“潘冬子运盐”的情景剧,一点点帮他打开心扉。如今的小世博,不仅能主动和人交流,还成了“红色文化小使者”,在班级故事会上讲潘冬子的事迹时,眼睛里满是光。

“每个孩子都像一颗种子,只要给足阳光和养分,就能发芽。”王美荣摩挲着孩子们送的“小红星”剪纸,语气里满是欣慰。

传承:让红色火炬,在一代代人手里传递

“红色精神不是我一个人讲就够的,得让更多人接过去。”作为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成员,王美荣一直想着“培育传承梯队”。2022年,她组建了“小兵红色宣讲团”,从留守儿童里培养出9名小宣讲员,定期开展“童声讲党史”活动。那年暑期,孩子们表演的《长征路上的小太阳》情景剧,在庆六一文艺汇演中获奖——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喊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也要勇敢向前!”时,台下掌声久久不停。

2023年8月,怀远县儿童关爱服务协会成立,王美荣任会长,她第一时间把“红色文化传承”纳入核心工作。协会和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联动,计划搞“红色基因传承月”,通过绘画展、家书诵读会、“重走红色小长征路”等活动,让红色教育延伸到社会。2024年清明节,她带着30名孩子去怀远县革命烈士陵园,孩子们亲手擦墓碑、献红军草鞋模型,在肃穆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如今,仁智留守儿童之家已成为红色教育示范点,累计开展红色活动200余场,惠及1500多名留守儿童。王美荣的宣讲团队里,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战士,也有朝气蓬勃的“00后”学生,红色火炬正代代传递。

“我退休了,但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做‘教育摆渡人’。”采访即将结束时,王美荣说,她常跟孩子讲“只要心中有光,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时代的小红星”——而她自己,正是那束最早为孩子们点亮的光,用爱与红色信仰,让“留守”的孩子不再孤单,让“家”的温暖常在。

来源:蔚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