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市场在技术路线多元化、消费结构升级与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的平均售价为18.1万元。在整体车市中,不同动力形式的车型在价格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增程式电动车(EREV)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市场在技术路线多元化、消费结构升级与政策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的平均售价为18.1万元。在整体车市中,不同动力形式的车型在价格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增程式电动车(EREV)成为当前国内车市均价最高的细分品类,而纯电动汽车(BEV)则以相对亲民的定价策略占据市场最低均价位置。
传统燃油车虽面临新能源的全面冲击,但在15-20万元及30万元以上两个价格区间仍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15-20万元是家庭购车的主流预算区间,也是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而在30万元以上市场,燃油车则凭借豪华品牌溢价、高性能调校、极致驾控体验以及高端商务属性,牢牢占据高端用户心智。
10万元以下汽车市场
从各项数据上看,如今10万元以下市场已经成为纯电动车的天下,其渗透率较高。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纯电动车在价格、使用成本和绿牌的优势。在价格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使得1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车型越来越丰富。
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主流品牌坚持在该价位段推出燃油车型,试图守住最后的市场阵地。东风日产、上汽大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和长安汽车等主要合资与自主品牌,依旧在10万元以下市场布局多款燃油车型。如轩逸、博越L、朗逸和逸动等。这些车型普遍具备油耗低和保养便宜等特点,主要面向对充电条件不便、对续航有顾虑、或偏好传统驾驶感受的消费者群体。
2025年9月,10万元以下燃油车型前三甲:轩逸、博越L以及朗逸,月零售量分别为3.3万辆、2.8万辆和2.2万辆。其中,由东风日产打造的轩逸稳坐冠军宝座,创下近三个月以来的月销新高,当月销量能排在国内所有车型(包括新能源)销量TOP5。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市场的当下,日产轩逸的销量不降反升。将“简单可靠”发挥到极致,价格亲民、油耗低、空间大、完美契合家庭用车核心需求。它不追求华而不实的科技配置,而是将成本精准投入到用户最需要的地方,这种务实精神恰恰契合了基盘用户的真实需求。同时也证明了,在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中,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当整个行业都在向前奔跑时,能够坚守本位、将产品力做到极致的经典车型,依然能在变革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结语:纵观整个市场,动力形式日益多元,价格区间分布各异,但一个核心规律始终未变:产品力才是决定市场成败的根本因素。无论是燃油车、纯电、混动还是增程,最终能否赢得消费者,取决于其在安全性、舒适性、智能化、空间表现、能耗经济性、品牌服务等维度的综合竞争力。
来源:柳先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