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二广高速长治方向837km+300m处,一起因误用智能辅助驾驶引发的事故,给所有司机敲响警钟。
本想靠智能辅助驾驶缓解长途疲劳,却让旅途变成“惊魂时刻”!
近日,在二广高速长治方向837km+300m处,一起因误用智能辅助驾驶引发的事故,给所有司机敲响警钟。
当时,一辆开启智能辅助驾驶的小型汽车突然撞上右侧护栏端头,失控后冲出路面扎进边沟,车上4人中有2人受伤。
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队九大队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
据了解,驾驶员张某一行当天从忻州出发,经太原前往郑州,长时间连续驾驶让他疲惫不堪。
开启智驾功能后,他放松警惕,在驾驶座上打起瞌睡,甚至“手不在方向盘上”——行车记录仪清晰记录下这惊险一幕。
幸运的是,张某因系安全带仅左臂轻微软组织挫伤,副驾驶申某未系安全带致腰部软组织挫伤,后排两人无大碍。
但这起事故远不止“瞌睡”这么简单。
民警责任认定时明确指出,张某因分心驾驶引发事故,需负全责。
面对认定,张某起初狡辩“打方向时操作不当”,民警直接反驳:“你那不叫操作!压根没打方向,操作不当得先操作才能不当,你就没操作!行车记录仪显示,你掉到沟里都没踩刹车。”
最终,张某被依法记3分、罚款100元。
这起事故暴露了一个普遍误区——不少司机把“智能辅助驾驶”当成“无人驾驶”。
实际上,智能辅助驾驶的设计初衷是减轻疲劳、提升安全,绝非替代驾驶人的判断和操作。
山西高速交警提醒:智能驾驶系统只是辅助功能,绝不能替代全程专注与有效监管,使用中发生事故,驾驶人需担责。
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三点必须牢记:注意力时刻在线——关注周围环境,双手勿离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严禁依赖系统——别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驾驶员始终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和退出系统,全程履行驾驶人职责。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二广高速上的惊魂一幕,用“冲出路面、2 人受伤” 的代价,再次撕开了一个致命认知漏洞 —— 把 “智能辅助驾驶” 等同于 “无人驾驶”,无异于拿生命赌安全。
驾驶员张某打盹、手离方向盘,甚至事故中未踩刹车,看似是个人疏忽,实则是对“辅助” 二字的彻底误解。
民警的反驳一针见血:“没操作何谈操作不当”,这不仅是对事故责任的厘清,更是对所有智能车主的警示——智能系统再先进,也替代不了驾驶员的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记3 分、罚 100 元的处罚虽轻,背后藏着的却是 “分心即危险” 的沉重教训。
如今智能汽车普及,但“辅助” 的边界不能模糊:双手不离开方向盘、注意力不脱离路面,从来不是束缚,而是安全底线。
愿这起事故能让更多司机清醒——真正的行车安全,永远握在专注驾驶的自己手中,而非依赖冰冷的智能系统。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