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在老婆被指怀孕的当口牵着新欢十指,翻车成“渣男”,如今又靠一段反派对手戏被二次刷屏,甚至有项目把他“礼貌请出”男一号——这戏里戏外的反转,够劲儿吧
他在老婆被指怀孕的当口牵着新欢十指,翻车成“渣男”,如今又靠一段反派对手戏被二次刷屏,甚至有项目把他“礼貌请出”男一号——这戏里戏外的反转,够劲儿吧
我第一次重新刷到他的片段,是朋友半夜丢来一段《猎毒人》的剪辑
画面里,他对着于和伟,眼神不闪不躲,笑意里全是刀子
那一瞬间我承认,演得真好,那个压迫感,像是房间的灯突然暗了一格
可手机一合上,脑子里冒出来的还是他这几年的那些事,心口堵得慌
别忘了,他当年可是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里的台柱子,靠《我是特种兵》系列把硬汉人设立得稳稳的
那会儿他和程愫是大家口中的“从校服到婚纱”
同团同事情意相伴,日子走了快二十年,儿子都有了,谁能想到后来会走到那一步
拐点发生在2014年,拍《卧底》时他与周丽淇相识,关系逐渐靠近,原本平稳的婚姻开始起波澜
到了2017年,风向变了
网上流传的照片里,他和周丽淇在大街上十指紧扣,笑得轻松,有媒体说当时程愫在孕期;
这之后他提出离婚,还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
消息一出,舆论炸锅,“好男人”人设塌得比搭得快
2018年,他和周丽淇结婚,俩人还双双改名——他从傅程鹏改成傅浤鸣,她也换了名字,像是要把过往翻篇
只可惜,观众的记忆不靠身份证消除
那段时间他几乎接不到像样的角色,热度稀稀拉拉,播了也没啥水花
转折点来自屏幕上这个反派
他在《猎毒人》里演吴新河,阴冷,克制,像把刀不出鞘却能让人后背发凉
那场和于和伟的对手戏,一个眼神抬落,一个嘴角的弧度,戏全在那几毫米里,真的抓人
所以网上才会有两拨声浪此起彼伏——一边说“演得好就该有戏拍”,另一边说“公众人物的道德影响不能装看不见”
我理解这两种声音
作品是作品,人是人,可观众又不是装在防潮袋里的理性动物
你在屏幕里塑造正义铁血,在现实里转头牵着别人的手,那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是一记明晃晃的锤子
有人说私德无关作品,我偏不完全认同
市场也是情绪的集合,口碑、路人缘,都是钱买不回的东西
镜头另一边,程愫没有大闹,也没有倒下
她接戏、磨戏、慢慢把路走扎实了
据多方报道,她在《大决战》里演宋美龄,两场谈判戏表演被剪进教材做示范,业内对她的业务能力有口皆碑
2023年11月,程愫签约新东家,官宣挑大梁演女主《破茧》
而几乎同时
有人爆料他本来要当某剧男一,结果被片方“礼貌请出”,换人上阵
这“礼貌”二字,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凉
现实就是这么讽刺
2025年开年,程愫主演的警匪剧《女巡特警之蜂鸟突击队》收视刷新纪录,口碑也跟着稳住
他也参演了,但只是个小配角,戏播出来,弹幕里依旧是一片吐槽
说实话,这一幕我并不开心,甚至有点复杂
演戏是他的工作,他的演技确实不差,可生活里的选择会折回到职业里,这是公众人物必须承受的因果
说句扎心的:观众不是法官,却比法官更在乎感受
你让大家失望一次,就要用十次、百次的好作品才可能补回来,甚至永远补不回来
更别提他当年那次“全身而退”的姿态,抛下儿子抚养权的决定,让人心里发凉,这个结,观众替孩子系上了,也替他系上了
这几年娱乐圈也没闲着,类似的新闻一次比一次卷
比如最近闹得沸反盈天的徐开骋事件——恋爱期间与合作女演员举止亲密,录音被曝光后劈腿实锤,直接把自己演艺路砸得七零八落
你看
这不是“德艺双馨”的大道理,这是再朴素不过的因果:私德出问题,商业价值就会打折,作品播出也会受影响
有人问,那到底怎么评判一个演员?
只看演技,还是把人品放进来?
我的感受是——
在家看剧的我们,追求的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好”,更是一个把你情绪托付出去也不怕的安全感
一个人能不能演好反派,当然重要;
但
一个人在现实里是不是能做个体面人,更重要
两者相加,才是“可信的演员”
有次和朋友吃饭,隔壁桌的阿姨们聊起他,一个说“那戏演得挺带劲的”,另一个摆摆手“算了,换台吧,看着堵”
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投票方式,脚往哪边站,收视率就往哪儿倒
你可以拿作品说话,可别忘了,观众也在用遥控器说话
我不反对给人第二次机会,但机会不是口号,是靠时间和行动换来的
如果他真想翻页,就踏踏实实把每一个角色演好,把该承担的责任扛起来,把对旧人的亏欠补一补,少一点“包装”,多一点“诚意”
别想着靠一次爆款、一次热搜就洗白,观众不是三秒记忆的金鱼
写到这儿,再回头看那段与于和伟的对手戏,我依旧承认它的力度
可我也承认,镜头之外的你,必须先让人相信,镜头之内的你才更有分量
这不是苛刻,是公平
演技是敲门砖,品行是门轴,砖再硬,轴坏了,门还是开不开
这道理,谁都懂
而最终的结论,永远在观众手里
来源:花花爱看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