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今日(10月20日),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在台北举行记者会,针对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即将上任的动向发表看法。傅崐萁强调,郑丽文此行“回娘家”象征着中央党部与党团的“无缝接轨”,称蓝营要“团结一致”以应对民进党的施压,同时还要推动民生法案并回应民众期待。与此同时
就在今日(10月20日),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在台北举行记者会,针对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即将上任的动向发表看法。傅崐萁强调,郑丽文此行“回娘家”象征着中央党部与党团的“无缝接轨”,称蓝营要“团结一致”以应对民进党的施压,同时还要推动民生法案并回应民众期待。与此同时,民众党主席黄国昌也在同日接受采访,公开批评绿营的“抹黑”手段,并重申以“和解共生”来推动蓝白合作。对此,蓝白阵营的互动方向,成为了岛内媒体关注的焦点。
左一为傅崐萁
一、国民党如何通过郑丽文上任来强化内部团结呢?傅崐萁提出的“无缝接轨”有何具体措施呢?
傅崐萁在受访中强调,郑丽文上任后,中央党部与党团将实现“无缝接轨”,从而推动民意与党务的紧急结合。这一表态显示出国民党试图通过高层互动来弥合党内的分歧。
郑丽文
据小编观察并加以总结,其具体措施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人事与政策协调方面;郑丽文作为前“民代”,其熟悉立法机构如何运作,所以郑丽文上任后或将加速党团提案与党中央的战略协同,就比如说,在民生法案的推动上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2、派系整合方面;傅崐萁提及朱立伦对郑丽文的祝福,并暗示党内的“战斗蓝”与地方派系需在郑丽文的领导下形成共识。
3、对抗民进党的压力;傅崐萁明确反对民进党“见缝插针”,对此,其未来可能通过强化党团纪律、统一对外发言等方式来应对绿营的“攻势”。
对此,小编还要再插一句;以上总结是如何应对外部挑战,但对于蓝营内部的挑战呢?那么就必须平衡朱立伦系、郝龙斌系等派系之间的利益,避免“空有团结口号,缺乏实质行动”
二、黄国昌为何此时提出“和解共生”呢?蓝白合作后续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黄国昌在今日(10月20日)公开强调“和解共生”,其目的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与动机:
1、民进党近期持续以司法手段来针对在野党人士,并通过“大罢免”来削弱蓝白的战斗力。黄国昌批评绿营“以政治正确为唯一标准”,呼吁在野党需团结守护民主,避免被绿营“逐个击破”。
黄国昌
2、白营在2024年选举后虽成为了“关键少数”,但其却缺乏了相关实际执政资源,对此,需通过“和解共生”的标签来强化其“理性制衡者”的正面形象,以此来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黄国昌强调的“就事论事”,就是为了避免被贴上“亲绿”或“对抗极端”的标签。
3、黄国昌已宣布参选新北市长,但蓝营坚持“新北市长必属国民党”。此时提出“和解共生”,既可以保留双方合作的弹性空间,又可避免与蓝营产生直接冲突,同时还能试探蓝营内部对“共推候选人”的接受度如何?
对于,蓝白合作后续会面临哪些问题。小编对此有些拙见,大家不妨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就是蓝营对“让权”的疑虑了。国民党担忧白营借合作之名扩大其政治话语权,尤其是在“联合政府”的框架之下,很有可能会冲击蓝营的新北、台北等传统票仓。
其次在两岸议题上,国民党主张“务实交流”,白营则强调“专业治理”,同时在“九二共识”等核心议题上还缺乏共同立场,对此可能影响联合政策提案的效率。
最后就是蓝白合作的主导权问题,蓝营希望主导政策方向,而白营要求“权力分享”;对此,双方在内阁席次、政策制定权上的博弈可能会导致双方合作流于形式。
三、蓝营对此持什么立场呢?
以韩国瑜、卢秀燕为代表的中生代主张“合作制绿”优先,认为民进党发起的柯文哲案、高虹安案等司法迫害,迫使蓝白必须联合起来对抗绿营,否则将被“各个击破”。
而以侯友宜、郝龙斌为代表的反对者,明确反对在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中“礼让”民众党,认为蓝营需守住基本盘,从而才能避免“为合作而放弃胜选机会”。反观,以朱立伦、郑丽文为代表的“务实派”觉得,在新北市长选举中“该让就让”,主张在地方议员提名问题上让步,以换取民众党对蓝营县市长候选人的支持。
侯友宜
对于后续有何值得期待的观察点,小编总结出了三个:
1、郑丽文能否以“战斗团队”的姿态来整合党内派系,并推动与白营的制度性合作,将会关键。
2、若蓝营在“九合一”选举中表现不佳,可能迫使郑丽文调整合作策略;反之,如果胜选则可能减少对白营的合作意愿。
3、民进党持续以司法手段来打击柯文哲、侯友宜等蓝白阵营要角,可能会适得其反,反向促成蓝白被迫合作。
综上所述,蓝营内部的分歧就是“政党利益”与“政治生存”间的博弈。短期来看,蓝白合作仍以“议题性、局部性”为主,但若绿营压力持续升级,不排除会出现“策略性结盟”的可能性。“合还是不合”,就是拍板的一瞬间的事;对于郑丽文来讲,这无疑是一道“送命题”;选对了,蓝白合作空间会扩大;如果选错了,蓝营或将彻底丧失主动权了。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