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抢购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09:23 1

摘要:去年我闺蜜在直播间买了一支“迪奥同款”,用两次就裂了,投诉无门。

你刷到的那个“大牌平替”口红,真能省下三百块吗?

别被滤镜骗了——那瓶膏体的纹路,AI早就看穿了。

去年我闺蜜在直播间买了一支“迪奥同款”,用两次就裂了,投诉无门。

结果她随手上传了瓶身照片到得物验货,系统直接弹出“仿品概率98%”。

她气得想砸手机,但更气的是,平台客服说“主播没说它是正品”。

你猜怎么着?

现在连直播间里的灯光色温、镜头焦距,都成了取证证据。

你以为是选品失误,其实是系统性造假。

美妆圈早就不玩虚的了。

珀莱雅往面膜里塞芯片,扫码就能查到原料产地和灌装时间。

你买的不是一支口红,是一串数据链。

可那些小作坊,还在用AI生成“明星同款”海报,连代言人眼睛的反光都算得一模一样。

技术在升级,造假也在进化——快递面单能伪造,代发仓库藏在县城工业园,鉴定师供不应求,培训费翻了三倍。

最讽刺的是,00后反而最清醒。

他们不骂假货,他们骂“假装是正品的假货”。

明牌复刻?

行,你敢写“非官方授权”我就买。

可你要是装成正品,还用明星脸当广告,那就别怪我截图发小红书。

下沉市场的“性价比俱乐部”自己组队,买十件拆五件,拍照发群,专挑那些标榜“工厂直供”的直播间举报。

他们不靠维权,靠信息战。

监管也在动。7月起平台要先赔你20%,不是等你打完官司再说。12315线上投诉,平均七天到账。

可你真去试过吗?

还是觉得“麻烦”?

你省下的那几十块,够不够买一次鉴定?

现在个人送检只要两百块,司法机构都开门了,你还在犹豫?

跨境电商独立站是新盲区,那些藏在海外服务器的店铺,卖着“法国空瓶灌装”的精华液,连地址都是AI生成的。

你以为躲过了国内监管,其实连海关都用AI拦截了15%的侵权货。

可还有30%溜走了,因为没人举报。

别再问“怎么分辨真假”了。

你该问的是:为什么你愿意为一个模糊的“性价比”买单?

为什么你宁可相信一个没认证的直播间,也不信品牌官网?

因为便宜,因为省事,因为你觉得“反正差不多”。

可当你的脸过敏了,当你的头发掉了一把,当你的孩子误用了那瓶“婴儿润肤霜”——那时候,你还会觉得“差不多”吗?

技术在追,法律在补,消费者在醒。

可最该醒的,是你点下单时那一下犹豫。

来源:清新荷叶7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