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果子,还能不能翻过身来,真说不准,你看它现在这样,怕是没多少力气了,可谁又知道,明天会不会有转机,风一吹,雨一落,说不定就动了,动了,就有活路,不动,就真完了。
甜味没了,价格往上走,人就不信了。
这果子,还能不能翻过身来,真说不准,你看它现在这样,怕是没多少力气了,可谁又知道,明天会不会有转机,风一吹,雨一落,说不定就动了,动了,就有活路,不动,就真完了。
寒潮一来,超市里又摆出了冬枣,往年这时候人挤人抢着买,现在却没人理,明明是当季的水果,放最显眼的地方,可人走过连眼都不瞟一下,不是不爱吃枣,是觉得这枣不对劲,甜得发腻,硬得硌牙,价钱还死贵,一颗枣,以前是秋天的一点甜头,现在就是花钱找罪受。
有人悄悄说,这些冬枣还没熟透就摘了,八月底九月初,果子才五分熟,就被拉去卖,糖分没长够,味道自然淡,商家图的是早上市多赚钱,管不了你吃起来像不像嚼塑料,这不只是个别现象,整个行业都这么干,跟催熟的番茄、速长的鸡一样,为了快,把味道丢了,吃的人习惯了,也就忘了真正的甜是什么味儿。
品种也换了,老冬枣味重,但结得少,容易烂,现在种的都是新品种,个头大,放得久,不容易坏,可味道淡了,香味浅了,吃一口就忘,科学家测过,新枣的香气物质比老枣少了六成以上,看着好看,卖得动,就是不好吃,这就像做饭光顾着摆盘,不讲究味道,最后谁还吃呢。
一斤八九块,比苹果贵,比车厘子便宜,二十多颗才一斤,一个人吃不完,一家人觉得不值,送礼拿不出手,自己吃又觉得亏,它就这么卡着,不上也不下,年轻人挑蓝莓、草莓,主妇们挑香蕉、橘子,冬枣呢,谁还记它该在哪儿出现。
更糟的是,网上总有人讲冬枣泡过糖精,染过色,虽然没官方铁证,但2024年真查出三成多的枣加了不该加的东西,信任一碎,说啥都没用,你跟人说这枣真没加糖,人家就冷笑,上次也是这么讲的,食品安全这根弦,断了就再也接不回来了。
别的水果能翻身,龙井茶靠着产地讲明白,阳山水蜜桃靠着节气让人记住了,卖得贵不是没道理,冬枣呢,没地理标志,没古诗提过,抖音上也没人拍它,年轻人刷视频,蓝莓探源几百万播放,冬枣连五十万都蹭不上,没人说它从哪儿来,没人提它甜不甜,时间一久,就没人记得它了。
我们不是不爱吃水果,是吃不下去那些没味道的水果,冬枣的问题,不光是它自己没长好,是整个种水果的路子太急了,只想快点收,只想个头大,只想多赚钱,结果把最要紧的,咬一口能甜到心里的那点劲儿,还有让人信得过的季节感,全给弄没了,市场从来不缺水果,缺的是那种一咬下去,心里就忍不住一乐的甜。
你小时候吃的那颗枣,皮薄,肉脆,甜得心里发暖,现在超市里的,像机器做出来的,冷,硬,没味道,它曾经是秋天最熟的那一个,现在连货架的角落都挤不进去,它还能不能回来,还是就这么,被人慢慢忘了。
来源:甜蜜蜜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