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14年来三次冲击IPO失败后,高威科或将借道东土科技(300353.SZ)实现曲线上市。对东土科技来说,这也是它上市近14年以来的起码第7次大的资产收购。
近14年来三次冲击IPO失败后,高威科或将借道东土科技(300353.SZ)实现曲线上市。对东土科技来说,这也是它上市近14年以来的起码第7次大的资产收购。
10月20日收盘后,东土科技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对方包括高威科实控人张浔、刘新平及其他股东在内的全部43名股东。
高威科14年三度闯关IPO未果
高威科成立于2001年2月21日,是三菱、施耐德、SMC、北元电器、山洋、西门子、ABB等国内外知名自动化产品制造商在国内的重要代理商之一。2019年至2022年间,超过千万元规模的客户名单中包括经纬纺机、帝尔激光等多家上市公司。
近14年间,高威科曾三次冲击上市,但均告失败:2011年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发上市申请,2012年1月证监会做出不予核准申请的决定;2015年再次提交申请,后于2018年1月撤回申请;2022年6月再度谋求创业板IPO,次年9月过会,但最终在2024年9月撤回申请。
此次交易则是高威科第四次冲击资本市场。
据高威科方面披露的财务数据,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高威科分别实现营收11.07亿元、13.15亿元、16.35亿元、15.24亿元及7.39亿元。
不过因超六成营收来自技术集成产品销售,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高威科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仅为1814.65万元、3704.99万元、4728.40万元、5860.42万元以及3103.5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高威科的主要供应商相对比较集中。2020年至2022年间,高威科从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产品金额分别为8.85亿元、11.35亿元和10.73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8.13%、78.09%和78.89%,对主要供应商的采购占比较高。
东土科技为何成了“收购专业户”
近年来,高威科曾通过收购子公司的方式拓宽经营业务。这与东土科技构成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东土科技自2012年上市以来,通过多起大额资产收购的转型,也为市场质疑核心主业不明确。以下按时间顺序梳理其重大并购、标的业务及后续业绩贡献:
2013年0.53亿元溢价约7倍上海远景数字51%股权,承诺2013-2015年扣非净利分别不低于603/784/1019万元;2015年实际1039万元,完成率102%,2015年净利占上市公司当年归母净利的15%左右;
2014年初先收购东土军悦51%,2016再收购剩余49%,合计0.85亿元,溢价12倍,承诺2015-2017年扣非净利分别不低于1097/1445/1904万元,2016年三家主要并购标的合计净利1.19亿元,占上市公司全年净利98%;
2015年10月以6.44亿元、溢价8倍收购北京拓明科技100%股权,形成商誉5.54亿元,承诺2015-2018年扣非净利分别不低于4000/5200/6760/8112万元,2015-2017年精准达标;2018年仅实现4913万元,完成率60.6%,触发商誉减值8164万元;2019年继续恶化,全年再计提商誉减值4.4亿元,直接导致公司当年亏损4.3亿元;
2016年4月以5.5亿元、溢价11倍收购和兴宏图100%股权,承诺2016-2018年扣非净利分别不低于4020/4820/5810万元,实际完成率均超100%;
同年6月,东土科技拟以 2.5 亿元收购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00% 股权,后因国内证券市场环境、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化而失败;
2017年1月以2.05亿元、溢价21倍收购北京科银京成100%股权,承诺2016-2018年扣非净利分别不低于1600/2100/2900万元,实际2016、2017年精准达标;
2020年2月以合计对价16.13亿元收购佰能电气100%股权,后因公司自身现金流紧张,方案最终未实施,但公告再次体现公司“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风格。
2025年,轮到了高威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