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由ETF定义的新投资时代已然来临,今年中国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机构投资者深入参与其中。财联社携手博时基金,再次发起券商自营同业交流会,共探资产配置新时代下券商自营的壮大机遇。
一个由ETF定义的新投资时代已然来临,今年中国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机构投资者深入参与其中。财联社携手博时基金,再次发起券商自营同业交流会,共探资产配置新时代下券商自营的壮大机遇。
在去年年底财联社首次券商自营朋友圈沙龙上,券商自营人士讨论的重点还集中在ETF是券商自营投资权益的重要趋势,以及未来如何有效利用ETF进行配置。当前,在资本市场加速进入指数投资大时代的背景下,债券ETF补齐资产端产品矩阵,互换便利操作推出也让券商自营参与更为广泛,ETF作为资产配置的“必选项”, 已经成为券商自营业务提升收益、控制风险的重要工具。因此,今年券商自营同业交流会讨论议题升级为“让ETF成为投资加分项”。
会上,近30家券商的高管及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券商自营在权益配置、风险管控、跨市场布局、OCI策略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分享了券商自营的配置之道以及如何让ETF成为投资加分项等焦点问题,多个话题引发共鸣,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
博时基金吴慧峰:构建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共建可持续生态
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指数投资正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势头。ETF规模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9月30日,已突破5.6万亿[ 相关交易所数据统计],稳居亚洲最大ETF市场。凭借风格稳定、公开透明、交易便利等核心优势,成为了各类资金的重要资产配置工具,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更是显著提升。
作为主办方之一,博时基金副总经理吴慧峰发表了致辞,他围绕中国ETF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享了博时基金在指数化投资领域的实践与思考,呼吁行业携手共建健康、可持续的ETF生态体系。
吴慧峰指出,ETF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和生态活力,当前基金公司与券商的合作模式已从传统的“投研销”向以“专业价值”和“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全方位生态共建转变。
作为中国ETF市场的重要建设者,博时基金积极构建下一代“ETF价值赋能体系”,致力于提升投资者体验、深化渠道合作。该体系涵盖“资产多元化、研究深度化、服务投顾化、运营体系化、生态可持续化”五大维度。
吴慧峰特别强调,券商是ETF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共建者”与“放大器”,在投资、做市、策略输出、渠道推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呼吁与证券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内容、策略与系统的全面对接,赋能财富管理链条,共同推动行业向以投资者价值创造和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迈进。
财联社副总编辑刘兴祥:媒体观察下的三大逻辑支撑券商自营加大ETF配置
财联社作为ETF生态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传播者,也将通过新闻资讯,投教平台,生态圈建设等多维度产品矩阵,搭建市场和投资者间的沟通桥梁。在致辞环节,作为主办方,财联社副总编辑刘兴祥给出来自媒体人的洞察。
刘兴祥指出,当前券商自营加大ETF配置具有三大逻辑支撑;
首先,债市长牛之后,当前固收收益空间有限,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部分券商在固收投资上甚至出现亏损,传统利润来源面临挑战;
其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股市底气增强,尽管短期受外部冲击影响,但A股和港股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长期信心充足;
第三,监管鼓励权益投资,比如证券业协会在分类评价中新增权益类产品加分项,政策导向明确。
当前券商自营投资呈现出“量化策略、私募委外、ETF配置”三个趋势性方向。刘兴祥认为,ETF能够帮助自营部门规避个股选择难题,提升绝对收益概率,是未来配置的重要方向。
经济学家、基金经理共话股债投资新机遇、新趋势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来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博时基金经理张磊分别从宏观叙事演进与工具化产品迭代中,带来专业机构对于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最新观点。
郭磊在主题演讲中系统分析了2025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背后的宏观逻辑。他指出,今年全球有五类资产显著跑赢:贵金属、有色金属、新兴市场股票、科技股和另类资产,背后是“美元弱势与信用风险溢价上升、全球制造业扩张与供应链价值重估与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算力叙事强化”三大定价线索在发挥作用。
对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A股市场,郭磊认为当前处于“高成长叙事”阶段,具备五大特征:即宏观尾部风险阶段性出清;名义GDP尚未起来,确定性资产稀缺;流动性充裕,资金机会成本低;预期回报率存在黏性以及产业叙事存在,短期内无需验证。
因此,郭磊判断,若明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正常化,经济有望前低后高,股市将进入盈利驱动的第二阶段。
张磊则重点介绍了债券ETF这一新兴工具的投资价值。他指出,债券ETF具有费率低、交易灵活、持仓透明、效率高等优势,是券商自营实现全天候收益的重要工具。
以30年国债ETF博时为例,张磊表示,该产品具备久期进攻性强、股债对冲效率高等特点,是市场上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的品种之一。此外,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科创债ETF等信用债ETF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选择。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张磊还详细介绍了债券ETF的套利策略、曲线交易策略及信用利差压缩策略,并强调债券ETF与股票ETF很大的区别在于“Beta+Alpha”的双重选择,投资者需同时关注指数表现和基金管理人的个券选择能力。
再谈券商自营的配置之道:强化ETF工具运用
在开放讨论环节,第一个议题为“券商自营的配置之道,经验分享与存在难点”,由华源证券总经理助理、研究所所长刘晓宁主持,多位券商自营负责人分享了在资产配置、风险控制、跨市场布局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在第二个讨论环节上,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赵云阳主持围绕“如何让ETF成为自营投资加分项”主题,从“券商自营参与ETF投资方向、与基金公司合作方面与自营需要哪些流动性产品可以合作”三个方向展开讨论,这也是券商自营高管更为关注的操作层面议题。
随着券商自营从“方向性投资”向“多策略配置”转型,ETF正成为平衡收益与风险、提升经营确定性的关键工具。博时基金吴慧峰在总结中表示,未来将继续与券商深化合作,通过产品创新、系统对接与策略输出,共同推动ETF生态良性发展。
在这场券商自营同业的闭门交流中,共识已然形成:在指数投资的大时代中,只有将ETF真正融入资产配置血脉,才能成为配置真正的“加分项”。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