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旧案重提,帝王心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1 03:38 1

摘要:狄仁杰凝视着桌上"鸟王"留下的书信,眉头紧锁。这封信不仅充满了挑衅,更让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狡猾且深不可测的对手。

洛阳,临时行辕。

狄仁杰凝视着桌上"鸟王"留下的书信,眉头紧锁。这封信不仅充满了挑衅,更让他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狡猾且深不可测的对手。

"元芳,"狄仁杰缓缓开口,"你觉得这个'鸟王',会是什么身份?"

元芳沉思片刻,答道:"大人,从他能调动如此多的人手,策划官银劫案和洛阳纵火案来看,他绝非普通的江湖草莽。而且,他对朝廷的运作和官员的行踪了如指掌,甚至能在我们眼皮底下安插内鬼,这说明他很可能身居高位,或者有非常强大的背景。"

狄仁杰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总觉得,'鸟王'的目标不仅仅是官银和制造混乱,他似乎对大唐的江山社稷有着极大的仇恨。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在这时,行辕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侍卫匆匆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密封的锦盒。

"大人,这是从长安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说是武丞相亲手交给您的。"

狄仁杰心中一动,立刻打开锦盒。锦盒里装着一封密信和一本泛黄的卷宗。他先打开密信,只见上面写道:

"怀英兄亲启。近日长安城内并无异动,但朕总觉心神不宁。现将二十年前'废太子李贤谋反案'的卷宗交予你,此案或与'飞鸟帮'有关。务必小心行事,切勿打草惊蛇。武曌亲笔。"

狄仁杰看到"废太子李贤谋反案"这几个字,心中猛地一震。他立刻拿起卷宗,仔细翻阅起来。

二十年前,太子李贤被指控谋反,证据确凿。

武则天震怒之下,将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后,李贤就在巴州的住所中自尽身亡。当时,狄仁杰刚刚入朝为官,对此案的细节并不了解。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起铁证如山的谋反案。

但卷宗中记载的一些细节,却让狄仁杰产生了怀疑。卷宗里提到,指控李贤谋反的关键证据,是在他的东宫书房里搜出的大量铠甲和兵器,以及一封写给边关将领的密信。但密信上的字迹,与李贤平日的笔迹有细微的差别,当时负责鉴定的官员却以"笔误"为由,草草定论。

更可疑的是,卷宗中还提到,在李贤被流放巴州后,负责看守他的官员突然暴毙,而李贤自尽时,身边并没有留下任何遗书。

"难道,当年的'废太子谋反案'另有隐情?"狄仁杰喃喃自语。

元芳凑过来一看,也惊讶地说:"大人,如果当年的案子是被人陷害的,那'鸟王'会不会就是为了给废太子报仇,才策划了这一切?"

狄仁杰沉吟道:"很有这个可能。如果真是这样,那'鸟王'很可能就是当年跟随李贤的旧部,或者是他的亲属。他们隐忍二十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李贤翻案,颠覆武则天的统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元芳问道。

狄仁杰合上卷宗,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我们必须立刻前往巴州,重新调查当年的'废太子谋反案'。只有查清了当年的真相,才能找到'鸟王'的真实身份和他的最终目的。"

第二天一早,狄仁杰就带着元芳和几名亲信,悄悄离开了洛阳,前往巴州。

巴州地处蜀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他们日夜兼程,走了将近半个月,才终于抵达巴州。

巴州的刺史得知狄仁杰到来,立刻出城迎接。狄仁杰表明了来意后,刺史面露难色:"狄大人,当年的案子已经过去二十年了,相关的人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已经离开了巴州,想要重新调查,恐怕难度很大。"

"再难也要查!"狄仁杰坚定地说,"此案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当年的冤案能否昭雪,更关系到大唐的安危。还请刺史大人多多配合。"

刺史不敢违抗,只好点头答应:"狄大人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

狄仁杰首先来到了当年李贤被流放的住所。住所位于巴州城外的一座小山脚下,如今已经荒废不堪,只剩下断壁残垣。

狄仁杰在住所里仔细勘察,希望能找到一些当年留下的线索。在一间破旧的房间里,他发现了一块刻有花纹的玉佩。玉佩的样式与当年在剑门关密道里发现的莲花玉佩极为相似,只是上面的花纹更加复杂。

"元芳,你看这个。"狄仁杰将玉佩递给元芳。

元芳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大人,这玉佩和李嵩丢失的那枚莲花玉佩很像,难道当年的案子也和李嵩有关?"

狄仁杰沉思道:"很有可能。李嵩当年在东宫任职,负责太子的文书工作。如果他是被人利用,伪造了那封密信,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吵着要见狄仁杰。

狄仁杰让人把老妇人请了进来。老妇人看到狄仁杰,立刻跪了下来,泪流满面地说:"狄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们太子殿下做主啊!当年殿下是被冤枉的!"

狄仁杰连忙扶起老妇人:"老人家,您慢慢说。您是谁?您怎么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

老妇人擦了擦眼泪,说道:"我是当年太子殿下的乳母,姓刘。当年殿下被流放巴州,我一直跟在他身边照顾他。殿下为人仁厚,心怀天下,怎么可能谋反呢?那都是有人陷害他!"

"您知道是谁陷害他吗?"狄仁杰急忙问道。

刘乳母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具体是谁,但我知道,当年有一个身穿官服的人,经常来巴州和看守殿下的官员密谈。每次他们谈完话,殿下的心情就会变得非常沉重。"

"您还记得那个官员的样貌吗?"

刘乳母想了想,说道:"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他个子很高,脸上有一道疤痕,说话的声音很沙哑。"

狄仁杰心中一动,脸上有疤痕,声音沙哑……这与当年在废弃寺庙里和李嵩见面的那个黑色斗篷人有些相似。难道,那个黑色斗篷人就是当年陷害李贤的凶手之一?

"刘乳母,您还知道其他什么线索吗?"

刘乳母想了想,说道:"殿下自尽的前一天,曾经让我把一个锦盒交给一个名叫'墨先生'的人。但我还没来得及交出去,殿下就出事了。后来,我害怕惹祸上身,就把锦盒藏了起来,一直带在身边。"

说着,刘乳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锦盒,递给狄仁杰。

狄仁杰打开锦盒,里面装着一封书信和一枚印章。书信是李贤写给武则天的,信中详细说明了自己被陷害的经过,并恳请武则天能明察秋毫,还自己一个清白。印章上刻着"贤"字,正是李贤的私印。

狄仁杰看着书信和印章,心中激动不已。这封信,就是证明李贤清白的关键证据!

"刘乳母,您立了大功!"狄仁杰郑重地说,"有了这封信,我们就能为太子殿下翻案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卫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地说:"大人,不好了!刺史大人被人杀了!现场还留下了一枚青鸾羽!"

狄仁杰和元芳都惊呆了,立刻赶往刺史府。只见刺史倒在书房里,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已经没有了气息。他的手中,还握着一枚青鸾羽。

"又是'飞鸟帮'的人!"元芳怒声道,"他们一定是察觉到我们在调查当年的案子,所以才杀人灭口!"

狄仁杰看着刺史的尸体,眉头紧锁。他知道,"鸟王"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行动,接下来的调查,将会更加危险。

"元芳,"狄仁杰沉声道,"立刻派人封锁巴州城,严禁任何人出入。同时,加强对刘乳母的保护,她是我们现在唯一的证人。另外,仔细勘察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线索。"

"是,大人!"

狄仁杰站在刺史府的书房里,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当年的"废太子谋反案"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鸟王",就是这个阴谋的核心人物。他们已经走到了真相的边缘,但危险也随之而来。

接下来,他们不仅要面对"飞鸟帮"的疯狂反扑,还要应对来自朝廷内部的压力。狄仁杰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坚持下去,为李贤翻案,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来源:万里情感短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