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诺如病毒攻略,疾控专家详解传播途径与预防要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4:50 1

摘要:秋冬季是诺如病毒腹泻的高发季节,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不仅易在家庭中形成聚集感染,更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暴发。针对市民关心的感染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问题,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王存进行了专业科普。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腹泻的高发季节,该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不仅易在家庭中形成聚集感染,更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暴发。针对市民关心的感染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问题,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王存进行了专业科普。

什么是诺如病毒?据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传染性极强,仅需10-100个病毒颗粒就能使人致病,主要侵袭人体胃肠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游轮等人员密集场所,诺如病毒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感染。

诺如病毒之所以在秋冬季高发,源于其自身四大特点:抵抗力强、传染力强、变异速度快、传播途径广,这使得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成为它的“活跃期”,因此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诺如病毒并非冬季专属,全年均有可能导致感染。

感染诺如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24至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可达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起病突然,核心症状为呕吐或腹泻,可能单独出现呕吐或腹泻,也可能先吐后泻,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低热、乏力、腹痛、头痛、肌肉酸痛等表现。虽然多数患者不会发展为重症,但感染后可能出现脱水症状,且成人与儿童的症状存在差异——儿童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成人则多出现腹泻。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十分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接触和呼吸道三种方式扩散。消化道传播是常见途径,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尤其是未煮熟的贝类)、未清洗的蔬菜水果,或饮用被污染的水,都可能引发感染;接触传播则与病毒的存活能力相关,其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天,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后再触碰口、鼻、眼,易导致病毒侵入;在患者呕吐时,病毒会形成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若环境通风不良,他人通过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可能被感染。

在治疗方面,目前针对诺如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以对症处理为主。若出现轻度脱水,可饮用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补充水分,同时保证充足休息,助力身体康复;若脱水症状严重,需及时住院接受输液治疗。专家特别提醒,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感染无效,因诺如病毒属于病毒性感染,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核心在于养成并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防护措施。要做到勤洗手,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规范清洗双手;注重食品安全,食用的食物需彻底洗净或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易携带病毒的食材;确保饮水安全,选择开水或经过正规处理的饮用水;做好环境消毒,被患者呕吐物、粪便污染的表面,需用含氯消毒剂及时消毒;严格落实患者隔离,患者症状消失后至少隔离48小时,再恢复正常活动,避免病毒持续传播;一旦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来源:健康的那些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