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5万炒股养活自己,10月连亏五天,我快熬不住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04:54 2

摘要:鼠标移到“卖出”按钮上时,手止不住地抖。看着账户里15万本金变成9万8,再想想下个月的房租和吃饭钱,我深吸一口气点了下去——这是10月连亏的第五天,也是我靠炒股“养活自己”的第三个月,终于撑不住了。

鼠标移到“卖出”按钮上时,手止不住地抖。看着账户里15万本金变成9万8,再想想下个月的房租和吃饭钱,我深吸一口气点了下去——这是10月连亏的第五天,也是我靠炒股“养活自己”的第三个月,终于撑不住了。

辞职前我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每月工资扣完社保剩8千,除去房租和开销攒不下多少。今年7月刷到“短线高手月赚20%”的帖子,看着账户里攒了3年的15万,突然动了“搏一把”的心思。总觉得自己能避开风险,毕竟买的都是别人推荐的“热门股”,没成想短短半个月就跌回原形。

后来才知道,这轮下跌不是我运气差,整个市场都在承压。10月17号那天,沪指跌了1.95%,创业板指跌超3%,全市场4596只个股下跌,占比超过9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地区银行出了问题,引发海外市场避险情绪,北向资金跟着流出;另一方面,央行净回笼资金,加上三季报临近,资金都往稳当的地方跑,之前涨得猛的科技股跌得最惨[__LINK_ICON]。可当时我根本没关注这些,满脑子都是“再等等说不定就反弹了”。

现在回头看,我踩的坑老股民估计都眼熟,但对新手来说,每一步都藏着“陷阱”。

第一个坑是把“全部家当”押进去,忘了留后路。辞职时我想的是“赚够半年生活费就收手”,可真入市就变了心态,觉得15万本金太少,赚不出“自由”的钱,干脆没留备用金。这其实犯了和期货大佬刘强一样的错——2015年股灾时,刘强不仅重仓做多,还加了杠杆,结果短短十几天就爆仓。我虽然没加杠杆,但把生存钱全投进去,本质上都是在赌。直到连亏第三天,房东催房租时,我才慌了神:手里连2千块现金都没有,只能厚着脸皮跟朋友借。

第二个坑是“听消息炒股”,自己毫无判断。我买的第一只股是听直播间老师推荐的,说“三季报肯定超预期”,我早上开盘就全仓冲了进去,当天涨了2个点,美得我以为找对了门路。可第二天就开始跌,老师说“正常回调,加仓摊成本”,我又凑了几千块补仓。现在才明白,那些所谓的“内幕消息”根本靠不住,就像管金生在“327国债事件”里,笃定财政部不会加息,结果政策一出直接巨亏60亿。市场里最不缺的就是消息,没有自己的判断,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第三个坑是不止损,总幻想“能涨回来”。连亏第一天,账户亏了8千,我想“跌这么多肯定要反弹”;第二天又亏1万2,自我安慰“之前也有过这种情况,睡一觉就涨了”;直到第五天,某只股跌超7%,我才不得不承认,再扛下去可能连本金都没了。这让我想起铜期货操盘手刘其兵,2004年他判断铜价见顶做空,结果铜价一路上涨,他不仅不止损还越权加仓,最后账面亏损6亿多美元,自己也锒铛入狱。“死扛”不是坚持,是对自己的钱不负责任。

割肉清仓后,我在家躺了两天,翻遍了资本市场的老故事,反而慢慢冷静下来。那些曾经的传奇人物,不是输在技术差,而是输在心态和规则上。袁宝璟当年靠收购发家,却因为一次期货亏损就心态失衡,最后走上绝路;弓伟从短线高手到亏损离场,也是因为没跟上市场变化,还透支了身体。对比他们,我这点亏损算幸运的,至少及时停手,没把人生也搭进去。

这几天我总结了几条教训,不管以后还炒不炒股,都得记在心里:

首先,永远别用“生存钱”炒股。抖音上有个博主分享经验,说资产要分核心和卫星仓位,60%-70%配稳当的蓝筹或债券,30%以下才敢投成长股。我现在才算懂了,炒股的钱必须是“闲钱”——就算全亏光,也不影响吃饭、房租、看病。以后再入市,我肯定会先留足一年的生活费,剩下的钱再考虑投资。

其次,建立自己的“止盈止损线”。这次吃大亏,就是因为没设底线。现在我想好了,以后不管买什么,下跌5%就强制止损,涨10%就止盈一部分。刘其兵要是当年设了止损,也不会亏到无法收拾。市场里没有“绝对稳赚”的股票,守住底线才能活得久。

最后,别把炒股当“职业”,尤其是新手。我辞职时太天真,以为炒股比上班轻松,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专业投资者要盯政策、看财报、分析资金流向,而我连基本的K线图都没吃透,就敢辞职“专职炒股”,纯属异想天开。对普通人来说,炒股只能当副业,有稳定的主业托底,才能在市场波动时不慌不乱。

现在我已经重新找了份工作,虽然还是朝九晚五,但心里踏实多了。每天下班花半小时看市场,不再追热点、听消息,而是学着看公司财报,慢慢攒经验。账户里剩下的9万多,我分成了三部分:6万买了债券ETF,2万配了消费类蓝筹,1万留着练手,就算亏了也不心疼。

其实这几天看评论区,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踩过坑:有人把结婚钱亏了一半,有人加杠杆被套牢,还有人跟我一样辞了职,最后进退两难。但也有老股民说,市场里从来没有“速成高手”,真正能长久的,都是那些懂敬畏、守规则的人。

这次亏损对我来说,更像个“成人礼”——它教会我,赚钱没有捷径,更不能靠赌。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七亏二平一赚”,与其羡慕别人的收益,不如先守住自己的本金。

你有没有过炒股亏损的经历?当时是怎么调整过来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炒股该守住哪些底线?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