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日本养老院六大丑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03:59 1

摘要:我朋友干过的养老院里,上司竟下令把一个常按铃老人的呼叫铃电源切断。还会关掉一下床就会发出警报的脚垫传感电的电源,还让半夜睡不着觉来回徘徊的老人服安眠药。

我朋友干过的养老院里,上司竟下令把一个常按铃老人的呼叫铃电源切断。还会关掉一下床就会发出警报的脚垫传感电的电源,还让半夜睡不着觉来回徘徊的老人服安眠药。

一般4小时就要换一次尿垫,但为了让上夜班的人睡个好觉,会减少工作量,垫2片。

“没办法了,再加点安眠药吧”,这是减轻员工工作量,给半夜常到处徘徊的老人,服超剂量的安眠药,使其入睡。

养老院很少会真的加大安眠药剂量。一般跟老人说,这是很贵的特效药,然后给他们服面粉片。

安慰剂效应:有养老院给失眠的老人服薄荷剂,说是速效安眠药。

早上该带老人做广播操,有些养老院会说:大家看起来都很累,血压也偏高,今天就歇一歇。然后连歇好几天。

某些养老院,没加热就给老人吃东西,还有边看电视边给换尿布的员工。而一有家属来探望养老院,会表现出连员工都难以置信的热情。

大部分养老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底还是缺人。

我所在的养老院,离市区半小时车程,是小规模私营入住式养老院,十几个房间,根据入住者所需护理程度的不同,收费不一样。

只房费,餐饮,护理服务和管理费等,1个月10万日元左右便能入住,算便宜了。

这里只能住10个人。老人有进有出,我接触过的总共也只有30多位。养老院约8名员工,平均每年3个人辞职。我工作的4年里,12个人辞职。

无论好坏,都可以从老人身上学到,该如何安度晚年。

与其听年轻和尚讲道,不如听养老院的老人讲故事。老人在这里的生活状态,是他们人生的缩影,由此见到世上五花八门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

工作中看到人类的可怜、软弱和贪婪,很有意思。这也算反思自我现状的契机,眼前的老人就是未来的镜子,映照出现在依旧不完美的自己。

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7.5岁,男性81.4岁,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三成。百岁以上老人,已超过8万,贺岁金逐年递减。

哪个老人都不想住进养老院,这是一个没有自由和隐私的地方。老人都希望在家中走完最后一程,但这成了一种奢望。

如果在奴隶般的恶劣环境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种封闭的宾馆生活,但当下的我选NO。

养老院会办时令节日活动,策划娱乐项目,办集体生日会,但觉得仅靠这些活动就能让他们满意,就太天真了。

能在特别养护老人院的认知症区域积累工作经验,照顾好每位患者,去任何机构工作都没问题。

患认知症的人,因身体机能衰退、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会找借口糊弄人,谎话连篇,还有人会捏造事实,说得跟真的一样。

牢骚和不满越多,说明这老人越发脆弱不堪了,很可怜。

衰老,某种意义上就是丧失。逐渐失去身体机能、自信、社交力和与家人的羁绊。有的老人,或许是用自己的方式填埋这种丧失感。

很多老人认知障碍,就算吵架也转头就忘。他们永远为了同一件事情吵。

有些老人对食物有执念,会因为很想吃寿司,偷跑出养老院。

谁说年纪大了脾气就好?他们经常因为身体越来越不中用而发火,甚至迁怒他人。

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的,很难从外表和第一印象看出来:看似温顺的老太太或许很暴躁,曾经的老师或警察,也可能毫无生活常识。

一到傍晚,很多住养老院的老人特别想出去,想回家。此时的家,通常指他们的老家。这在术语中,被称为黄昏症候群。

患认知症的老人,生活起居有护工打理,过着被安排好的每一天,确实像什么都没干。

弄便行为:随着认知障碍加重,人们对排泄的意识越来越模糊,排泄时会因尿不湿不舒服或羞耻感,用手把大便掏出来,并且想藏起来,于是会将一手污秽往衣服或墙上抹。

路易体失智症,会看到空间里不存在的物体,出现幻觉。

每个养老院,都有老人爱搞恶作剧。

问了她会说,只是不喜欢对方的名字,可能跟丈夫出轨的女人同名,又或许跟他作对的小姑子同名。

有善心老爷爷这个词,却没好心老太太的说法。老太太生气是最可怕的,或许是跟平时的样子差太多了。

有尿完不冲厕所的,有暑天不愿睡觉开空调,靠扇扇子降温的。一个老头,曾把脏内裤偷偷塞进洗衣房的洗衣机里。

有老人强烈要求第一个洗澡。因为有人会在泡澡时失禁,虽然工作人员每次会把浴池的水放干,再大扫除。应对抗拒洗澡的人也不易。

观察老人身体很重要。比起普通纹身,更让人震惊的是私处纹身。

被送去医院的,只有一成左右能回来,基本都不知那些人事后如何了,同事也都讳莫如深。偶尔看到从医院回来的人,觉得这人命真大。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