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新炸弹射程翻倍!乌军防线压力大增,总司令面临危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1 01:13 2

摘要:接下去发生了什么,别以为只是几拨人上岛那么简单。15号那天,他们直接对卡拉特尼岛发起了登岸,之前已经把韦利基岛、巴凯斯基岛、普罗列然斯基岛和瓦西尔基夫岛控制住了。这几块小岛别看个头小,卡位河道渡口的位置都恰到好处,能牵制对面补给和机动,给后面的两岸作战提供了实

10月中旬,俄军在第聂伯河下游一带取得了明显战果,

接下去发生了什么,别以为只是几拨人上岛那么简单。15号那天,他们直接对卡拉特尼岛发起了登岸,之前已经把韦利基岛、巴凯斯基岛、普罗列然斯基岛和瓦西尔基夫岛控制住了。这几块小岛别看个头小,卡位河道渡口的位置都恰到好处,能牵制对面补给和机动,给后面的两岸作战提供了实打实的筹码。现场指挥部当时的评估也很直白:攻势节奏比以前快了很多,前线出现了一个机会窗口,得赶紧利用。

要把这波推进讲清楚,得把目光放到火力手段上头。不是哪个单兵突冲就决定一切,而是火力组合换了花样。尼古拉耶夫州的空袭里,俄方用了新型的增程滑翔炸弹,这是个关键节点。以前战机挂的滑翔炸弹,射程顶天也就七十公里,飞机常常得飞得很近,进到对方野战防空网里投弹,风险挺大的。现在这玩意把射程拉到了大约一百五十公里,战机能够在更远、更相对安全的空域投放,这种纵深打击能力一下子被放大了。按现场反映,实际效果还比预想的强一些,这也给前方部队创造了更好的火力环境。

这也不是说以前就没长程能力。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那类,射程和命中精度确实不错,能打三百到五百公里,但数量有限,通常用来点对点摧毁高价值目标。再有就是苏-34挂传统FAB滑翔炸弹,能补一部分火力缺口,但射程短,飞机得靠得很近,风险和成本都高。新滑翔炸弹正好填补了这两者之间的空白:既能把战机的灵活性保留住,又不完全靠稀缺的弹道导弹来打深度目标。

火力补强之外,情报和近程打击链条也发挥了作用。举个具体例子:在哈尔科夫州马尔托沃耶村附近,俄方先用无人机侦察出乌军隐蔽的远程无人机发射点,然后动用两枚伊斯坎德尔实施精确打击。据说那次一次性摧毁了四辆运输卡车、五套发射设备,约五十架“柳特”型远程攻击无人机被毁,乌方人员伤亡大约二十五名。这类“先看清、再打准”的流程,在局部战场上见效快,破坏力也大。

地面上也不是单打独斗。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海军陆战旅和近卫第76空降突击师这些精锐部队配合得比较扎实。先用温压弹、子母弹之类打开敌方前沿态势,火箭炮和重炮接着压制,后边再用伊斯坎德尔或短程导弹敲掉对方集结点、火车站或后勤节点。更灵活的小分队会利用地道、天然气管线、灌溉渠这些隐蔽线路,绕到敌人侧后方来一波突击,搞得对方阵地局部混乱。等对面忙乱时,渡河和登陆就更容易成功,10月15日的那次上岸行动,很明显是借助了空海火力和地面突击的联动。

这些都把岛礁争夺的天平往俄军那边倾了。拿下岛屿不仅能改善火力布置,还能作为登陆的跳板,给后续更大规模的渡河行动留出位置和时间。对乌军来说,这段时间局势比较吃力:库尔斯克方向的反攻没达预期,顿巴斯那头又陷入胶着,整体消耗和局部失利把乌方高层的压力推上来。基辅内部已经在讨论换总司令的可能性,俄方分析者点名说米哈伊洛·德拉帕特可能会被提上来替换。这个人从冲突早期就被反复重用,从旅长一路升上来,年纪不算大、精力也足,过去在几次紧急情况下能顶住,这些特点让他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把战场的这些变化连起来看,会发现既有技术层面的更新,也有编组战术和人员调整。火控手段变了,侦察更准了,突击力量用得更组合化,敌后勤节点被打瘫痪——这些单项合在一起,最后反映在地形控制权的转移上。装备改了,打法就会跟着变,前线的格局也因此发生推移。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