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服兵役?德国妈妈慌了:孩子前途岂能听天由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0 04:00 2

摘要:今年年初,我收到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信件——当时我吓了一跳:信纸一页是迷彩图案,另一页上印着我的名字。这只是广告,邀请我参加信息发布会和展会。我知道,目前的征兵计划暂时还与我无关。尽管如此,这封信还是让我很不安。因为我对高中毕业后的生活早有打算:我想去加拿大,在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欧陆速写观点

(年轻的士兵可以穿这些夹克——但真的有人想加入德国联邦国防军吗?)

对于当前关于义务兵役制的争论,真正将受影响的这一代人,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采访了六位德国年轻人。

今年年初,我收到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信件——当时我吓了一跳:信纸一页是迷彩图案,另一页上印着我的名字。这只是广告,邀请我参加信息发布会和展会。我知道,目前的征兵计划暂时还与我无关。尽管如此,这封信还是让我很不安。因为我对高中毕业后的生活早有打算:我想去加拿大,在一个牧场工作,照顾动物。如果我必须去德国联邦国防军服兵役,那么我的全盘计划都会被打乱。

我现在读 11 年级,正在准备高考。由于世界局势纷繁复杂,而且我想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政治作为主修科目。除此之外,我还跳舞、读惊悚小说、练习空手道。

有些人说:“在联邦国防军服役一年能开阔眼界。”每天的生活有规律,结构清晰,总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我在Instagram上看到过一些来自美国的视频:早晨,教官们用震耳欲聋的音乐把新兵从床上喊起来。我不知道德国的情况如何,这里的等级制度有多严格。但我无法想象自己穿着制服在地面上爬行或拆卸武器。我无法想象自己只是盲目服从命令——这不符合我的天性。在学校里,当有人说“现在就去做”时,我就已经感到厌烦。为什么在军队里就会不同呢?

我的父亲和祖父都服过兵役。我的父亲教我空手道,他说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服役期间,他学了很多武术。我的祖父也觉得服兵役挺好,但他提到军队里存在强烈的等级制度,体格健壮者与体能较差者、强者与弱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去年,三位同学做了关于兵役的演讲。之后我们进行了讨论,但更多是关于平权的问题。我希望国家不会强迫任何人。但如果男性被征召入伍,那么女性也应该被征召入伍。不过,我听说过一些女性在军中遭遇了不该发生的侵害。女性在军队中属于少数群体。因此,更应该注意避免她们受到欺压。到目前为止,我身边所有人都反对义务兵役制。如果我被征召入伍,我会非常生气,并想办法逃避。

我理解德国联邦国防军需要进行宣传。但这是关乎我们生命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有权自己决定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我认为抽签的方式相当奇怪——人们会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抽中。这让我想起了《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系列电影。顺带一提,我最近又看到了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宣传信——上面印着迷彩图案——一位朋友把那封信贴在了厨房冰箱门上。而我,早把我的那封信扔到了一边。

梅丽娜(Melina),16 岁,来自德国霍恩诺伊恩多夫(Hohen Neuendorf)

我认为,服兵役原则上是正确的——特别是在全球冲突日益加剧的当下。即使没有义务服兵役,我仍然可以想象自己主动去德国联邦国防军服役。

我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瓦根堡中学(Wagenburg-Gymnasium)读 11 年级,对政治非常感兴趣。我经常用手机阅读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收听德国记者达格玛·罗森菲尔德(Dagmar Rosenfeld)和罗宾·亚历山大(Robin Alexander)的播客《权力更替》。一年前,我加入了德国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青年组织“青年联盟”(Junge Union)。

因此,我对兵役问题思考已久。对我来说,军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宣誓,在紧急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我们的价值观。这是个人所能付出的最高奉献。我们年轻人享受着许多优势:良好的教育、自由。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回馈社会。 必要时,我们应该有能力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祖国。

同时,我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志愿者。为了使服兵役更具吸引力,我认为经济激励措施很有意义,例如,由德国联邦国防军为年轻人支付考取驾照的费用。否则,许多年轻人根本负担不起。

如果报名人数太少,我认为抽签是最公平的制度: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而不是总落在同一群人身上。此外,我认为这样可以促进社会融合——这很重要,因为人们时常听说有极右翼分子混入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消息,这很危险。

但我也理解,征兵是一个很大的干预,特别是当人们已经有了固定计划时。我自己将来想学习法律或经济学,但我认为可以推迟学习。还有道德问题:有些人无法想象自己会向他人开枪。因此,必须提供拒绝服兵役或选择替代性民事服务的渠道。

我还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是否愿意向他人开枪。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这并不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尤其是我希望自己永远不会真正参加战争行动。

克里斯托夫(Christoph),15 岁,来自德国斯图加特(Stuttgart)

我的姐姐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服役,不是当兵,而是在那里接受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她一直想加入德国联邦国防军。第一次她没通过能力测试,但第二次成功了。现在她在汉堡。我认为她很喜欢那里。

我自己绝对不会加入德国联邦国防军。我现在读 12 年级,明年将参加行政和经济专业的专业文凭考试。然后为德国而战?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我对德国基民盟(CDU)领袖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的一些想法无法认同。 在德国,有许多事情我不理解,甚至认为是不对的。例如,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而不是承认巴勒斯坦国。我支持巴勒斯坦。削减公民津贴也是一个糟糕的决定。毕竟有些人确实需要这笔钱。梅尔茨的政策只会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我认为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是不对的。这种事情不应该强制,而应该是自愿的。 否则,许多根本不适合服兵役的人也会去参军。至于只有男性需要服兵役,我的看法很矛盾。当然,男性比女性强壮。但女性也有力量。

阿丽娜(Alina),18 岁,来自德国柏林

高中毕业后,我想参加自愿兵役,加入德国联邦国防军,就像我的朋友们一样。我知道六个月的基础训练非常辛苦,我必须为此付出很多努力。为了熬过这段时间,大家必须互相帮助——至少我在YouTube上看的德国联邦国防军迷你剧集里是这样表现的。我想象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激励。虽然我还需要了解那里真正的状况,但这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我在德国梅克伦堡湖区的诺伊施特雷利茨市(Neustrelitz)读12年级。在社会课上,我们讨论了世界政治形势。最坏的情况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联盟发生冲突,德国联邦国防军必须参战。如果那样的话,我希望能保护我的家人和朋友。还有我的国家。 但远离家乡去参战——这个想法也让我感到担忧。因此,我的家人对我的决定感到喜忧半。如果世界政治局势继续恶化,我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决定。

我的两个朋友在 10 月初开始了基础训练,并签约担任了 15 年的军士长。他们肯定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自豪。但对我来说,风险太大了。因为长期签约的人往往会被派往国外。我听说过一些退伍军人带着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心理疾病回到家乡。这确实很危险: 15 年后,你从联邦国防军退役,却因精神创伤而无法工作。然后你就一无所有了。

如果即将实行义务兵役制,请对所有年轻人一视同仁。我认为抽签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没有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因此,无论我是男性、女性还是其他性别,都不应该有区别。我支持对所有人实行一年义务兵役制:人们应该能够选择是参军还是参加民役。 这也许会增强我们年轻一代的凝聚力。我们还需要更多从事社会职业的人。这样,这个国家的所有年轻人都能回馈社会。

托尼(Tony),17 岁,来自德国诺伊施特雷利茨

我现在知道毕业后想做什么了。多年来,我一直在照顾狗,一年多以来,我还照顾一个一岁的男孩。这让我非常开心。现在我终于明白:我想进入教育领域。我非常想在青少年集体宿舍工作,或者成为治疗教育护理师。今年,我将获得中学毕业证书。

但服兵役?我不认为我会去服兵役,因为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会一直担心:如果真的爆发战争怎么办?我理解人们需要应急人员。但服兵役风险很大,而且要长期与家人和朋友分离。我认为服兵役不应该是一项义务。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决定的权利。强制服兵役是对个人自由的过度干涉。

但我可以想象,如果服兵役更具吸引力,比如提高薪水,会有更多人自愿参军。只要不过分,我认为这没有问题。目前,人们也在讨论如何提高社会职业的吸引力。也许这样就会有更多女性报名参加兵役。

总体而言,我认为应该对男女双方进行平等的讨论。这将解决我们社会中的许多问题。

艾米莉(Emily),16 岁,来自德国乌因根(Uhingen)

我认为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想法。抽签的方法也不太好。而且只有男性被征召入伍:这很奇怪。

我肯定会拒绝服兵役,转而去从事民事服务。当兵不是生活。你不能自己做决定,别人会为你做决定。 虽然你会得到一个公寓,但只能和其他士兵一起住。通常你必须和别人合住一个房间。那里没有多少隐私可言。

从我的朋友们那里我知道,他们也不会去服兵役,原因和我一样。今年我们完成了中学学业,获得了中学毕业证书。我很快就要开始接受培训了。具体培训什么,我还不知道。现在先考驾照。

我的一些亲戚住在波兰。那里也长期实行义务兵役制,就像以前的德国一样。一些亲戚被问过他们到底在哪里。我的叔叔是所谓的“被动预备役军人”,每年都会收到一封信。他也会参加预备役军人的聚会。

波兰政府现在要求所有男性接受一种迷你基础训练。现在已经有了为年轻男性开设的军事夏令营。目前这还不是强制性的,但谁知道未来会如何呢?

鉴于德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辩论,我担心这里会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而且不再允许人们拒绝服兵役。我的父母也不喜欢这个想法,但他们说我不必恐慌。这种情况不会发生的。

丹尼尔(Daniel),18 岁,来自德国柏林

六张年轻的面孔,六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有人视之为奉献,有人视之为枷锁;有人在计算风险,有人在捍卫自由。那封带着迷彩图案的信件,或许正静静躺在德国成千上万个厨房的冰箱门上,或早已被扔进了废纸堆。它所叩问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兵役制度的政治决策,更是这一代人将如何面对一个不再绝对和平的世界,以及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而柏林的政治家们,在争论“是否应该”之前,或许应该先听听这些“必须承担”的声音。

如果你也正处在相似的人生阶段,你对义务兵役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作者信息 弗朗齐斯卡·辛德勒(Franziska Schindler)、莉塞特·哈比格(Lisette Habig) 和 利诺·维默(Lino Wimmer)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