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元抄底白云山?PB仅1.1倍,317亿品牌价值被严重低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23:32 1

摘要:今天咱们来聊一只被市场“冷落”的中药巨头——白云山。股价25元,只比净资产高2块,手握317亿品牌价值却无人问津,这到底是价值陷阱还是黄金机遇?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拆解这家公司,带你看透它的低估逻辑、核心资产和投资机会。

今天咱们来聊一只被市场“冷落”的中药巨头——白云山。股价25元,只比净资产高2块,手握317亿品牌价值却无人问津,这到底是价值陷阱还是黄金机遇?今天咱们用大白话拆解这家公司,带你看透它的低估逻辑、核心资产和投资机会。

一、先看一组扎心数据:股价和价值的“严重错位”

打开白云山的财务报表,有几个数字特别刺眼:

• 股价:2025年10月20日收盘价25元;

• 每股净资产:23元;

• 品牌价值:317亿元(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白云山位列医药健康领域前列);

• 总市值:约480亿元;

• 年营收:超600亿元(2024年营收616亿元,同比增长8.5%);

• 净利润:近40亿元(2024年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12%)。

简单算笔账:白云山的品牌价值就值317亿,总市值才480亿,相当于“品牌白送”,还附赠一个年赚40亿的医药帝国。更夸张的是,股价仅比净资产高2元,在A股动辄“市净率3倍起步”的医药板块里,简直是“一股清流”。

为啥会这样?很多投资者觉得白云山“业务太杂”——既有中药、化药、生物药,又有医药流通、大健康产品,不像某些药企“聚焦创新药”那么有故事性。但在懂行的人眼里,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恰恰是白云山的护城河。

二、白云山的“隐藏王者”身份:中药界的“联合利华”

白云山不是一家普通的药企,而是中药+医药商业+大健康的“综合平台型企业”,旗下的品牌矩阵堪称“中药界的全明星阵容”:

• 核心中药品牌:

◦ 王老吉:“中国凉茶第一品牌”,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罐装凉茶市场占有率超70%;

◦ 复方丹参片:心脑血管领域“常青树”,年销售额超20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 板蓝根颗粒:疫情期间“国民神药”,日常感冒用药市场的绝对主力,年销售额超15亿元;

◦ 滋肾育胎丸:妇科保胎领域“独家品种”,年销售额超10亿元,几乎没有竞品;

• 医药商业板块:广州医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年营收超400亿元,相当于“医药界的顺丰”,稳稳占据区域市场龙头地位;

• 大健康产品:除了王老吉,还有刺柠吉、白云山矿泉水、润喉糖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20亿元,是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这么多“现金奶牛”加在一起,白云山的业绩稳定性远超大多数药企。比如2024年,中药板块营收增长15%,医药商业增长6%,大健康产品增长20%,多业务协同让它在行业波动中“稳如老狗”。

三、被低估的三大核心逻辑:为什么它值得买?

1. 中药行业的“政策红利”正加速释放

2025年以来,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 医保目录持续纳入独家中药品种,白云山的滋肾育胎丸、安宫牛黄丸(子公司广州药业产品)都在医保范围内;

• 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度加大,王老吉、板蓝根等“国民品牌”的认知度进一步提升;

• 中药创新药审批加快,白云山旗下的奇星药业、明兴药业都有在研创新中药项目,未来有望贡献增量。

政策红利下,中药板块整体估值中枢上移,而白云山作为中药龙头,目前的估值(市净率1.08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中药板块市净率普遍在2-3倍),修复空间巨大。

2. 医药商业的“隐形冠军”地位

很多人忽略了白云山的医药商业板块——广州医药。它是华南地区医药流通的“霸主”,在广州市场的医院配送份额超60%,合作的医疗机构超3000家。

医药流通是个“薄利多销”的生意,但胜在稳定。2024年广州医药营收420亿元,毛利率虽然只有8%,但净利润率稳定在2%左右,贡献了约8亿元净利润。更重要的是,医药流通是“医药集采”的直接受益者,随着集采常态化,广州医药的配送量还在持续增长。

3. 品牌价值的“重估机会”

317亿品牌价值怎么来的?这是由专业机构通过“品牌收益法”测算的,考虑了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忠诚度、溢价能力等因素。王老吉一个品牌就值200多亿,复方丹参片、板蓝根等品牌加起来近百亿,而白云山的市值才480亿,相当于“品牌价值”占了总市值的66%,剩下的业务几乎是“白送”。

这种品牌价值的重估,在消费领域很常见(比如茅台、五粮液),但在医药领域还没被充分挖掘。随着市场对“品牌药企”的关注度提升,白云山的品牌溢价有望逐步体现到股价上。

四、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大健康和创新药

白云山不是“吃老本”的企业,它的业绩增长还有两大新引擎:

1. 大健康产品的“年轻化”布局

王老吉不再只卖凉茶,而是打造“大健康生态”:

• 刺柠吉:以刺梨、柠檬为原料的果汁饮料,主打“维生素C炸弹”,2024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成为细分市场冠军;

• 白云山矿泉水:定位高端饮用水,借助白云山的品牌背书,2024年销售额超5亿元;

• 润喉糖、龟苓膏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超5亿元,成为日常消费的“小爆款”。

大健康板块2024年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20%,未来有望保持这个增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 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补短板”

很多人觉得白云山“创新不足”,但其实它在悄悄布局:

• 生物药:子公司白云山汉方在研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冻干粉针”是中药注射剂的升级产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处于三期临床;

• 化药:在研的“抗高血压新药”“抗肿瘤仿制药”等项目,瞄准高端仿制药市场,未来有望通过“一致性评价”进入集采;

• 合作研发: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探索“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比如将板蓝根颗粒开发成“抗感冒创新药”。

虽然创新药短期内贡献的业绩有限,但这种“布局”让白云山的长期发展更具想象力。

五、投资白云山的“避坑指南”和“预期收益”

1. 别被“业务杂”吓跑

白云山的“全产业链布局”是优势不是劣势:中药板块提供稳定利润,医药商业提供现金流,大健康和创新药提供增长弹性。这种“多元化”让它在行业周期中更抗风险,比如2024年中药板块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时,医药商业的稳定增长就抵消了部分压力。

2. 关注这几个关键节点

• 中药原材料价格:如果丹参、板蓝根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会压缩毛利率,需要密切关注;

• 王老吉的销售数据:作为最大的现金奶牛,王老吉的销量变化直接影响业绩;

• 创新药研发进展:特别是生物药和高端仿制药的获批情况,会成为股价的催化剂。

3. 预期收益测算

保守估计,白云山2025年净利润有望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18%),给予20倍市盈率(中药板块平均市盈率约25倍,白云山按低估算20倍),合理市值应为900亿元,对应股价约47元,较当前股价有88%的上涨空间。

就算按“价值修复”的保守逻辑,股价回到“市净率2倍”(中药板块平均水平),对应的股价是46元,也有84%的上涨空间。

结语:白云山的“低估”是市场的“认知偏差”

在充斥着“创新药故事”“CXO概念”的医药板块里,白云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格格不入”,造就了它的投资价值——品牌价值被低估、业绩稳定增长、新业务有亮点。

对投资者来说,白云山就像中药界的“茅台”,虽然没有那么强的“爆发力”,但胜在“稳”和“低估”。如果你是追求“低风险、高安全边际”的投资者,白云山值得放进你的观察池;如果你是“价值投资”的信奉者,它的品牌价值和业绩弹性也能给你带来惊喜。

最后大家觉得白云山的股价多久能修复到合理水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寒羽爱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