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藏“魔法”!沈阳种博会为幼儿园小朋友定制“现代农业启蒙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09:03 1

摘要:“小鱼和蔬菜居然住一起!”10月的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温室大棚内,响起一声稚嫩的惊叹。2025沈阳种业博览会迎来一批特殊“访客”——10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他们踮脚趴池、穿梭迷宫、动手创作,在欢声笑语中解锁现代农业的奇妙,一场生动的“现代农业启蒙课”就此开讲。

“小鱼和蔬菜居然住一起!”10月的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温室大棚内,响起一声稚嫩的惊叹。2025沈阳种业博览会迎来一批特殊“访客”——10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他们踮脚趴池、穿梭迷宫、动手创作,在欢声笑语中解锁现代农业的奇妙,一场生动的“现代农业启蒙课”就此开讲。

“养鱼要换水,种菜要施肥,能不能用一份水搞定两件事?”科研人员抛出的问题,让孩子们瞬间围拢成小圆圈,有的托着下巴皱眉:“不行吧?鱼会把水弄脏的!”有的拉着同伴小声嘀咕:“可是种菜要好多水呀!”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所长马东梅顺势揭开“鱼菜共生”的秘密:“鱼的粪便会变成蔬菜的‘营养餐’,蔬菜根须又能把水变干净,送回鱼池再用,真正做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凑到池边,小脑袋挤成一团。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踮着脚,手指轻轻点了点水面:“小鱼小鱼,你知道蔬菜在‘吃’你的便便吗?”逗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滑恩彧瞪大眼睛惊叹:“原来小鱼的水可以送给菜地用!”好奇的胡一铖则追问:“水是怎么从鱼池跑到菜地去的呀?”技术人员通过模型演示了水的循环路径,孩子们盯着水流,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冲呀!找到出口啦!”户外的高粱迷宫里,突然传来一阵欢呼。比人高的高粱秆织成绿色“城墙”,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光影,孩子们像小探险家般扎进其中——有的手拉手组队:“我们要一起走!”遇到岔路就凑在一起“商量战术”:“走这边!我刚才看到这边有小蚂蚁,肯定是出口方向!”有的跟着地上的小石子标记走,走对了就蹦蹦跳跳拍手:“我好厉害!”高粱叶的沙沙声和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成了最热闹的“田野交响乐”。

吴睿瑄玩得尽兴时仰头问道:“高粱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呀?”当得知高粱能煮饭、酿酒,还是许多老人童年的主食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呼。

采摘大棚里的热闹劲儿也不逊色。挂满枝头的西红柿像小灯笼,顶花带刺的黄瓜泛着嫩绿色,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轻轻摸一摸番茄的果皮:“哇,是滑滑的!”再凑上去闻一闻黄瓜的清香:“好香呀!比妈妈买的好闻!”

刘书瑜指着黑红色的铁皮柿子惊呼:“这个柿子是不是中毒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王祎嵩和柯昕甜品尝后连连赞叹:“这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柿子!”三岁的刘佳阳举着一条修长的紫茄,认真比划着自己的胳膊:“看!茄子比我手臂还长!”一旁的陈苡恒跳着补充:“它都快和我一样高啦!”

“我要选这个黄色的花!妈妈最喜欢黄色了,她看到肯定会开心!”动手环节,桌子上摆满了向日葵、小雏菊、满天星等各色鲜花,还有彩绳、贴纸和透明书签卡纸。孩子们立刻开启“创作模式”——有的先把花瓣摆成小爱心形状,摆歪了就皱着小脸调整:“不对不对,爱心应该是圆圆的!”直到满意了才露出笑容;有的在书签边缘贴满星星贴纸,再小心翼翼地把花瓣粘上去:“这样我的书签就是最亮的!”穿格子裙的小女孩还特意把花瓣按颜色渐变排列,粘好后举起来对着光看,小声嘀咕:“像彩虹一样好看!我要把它夹在故事书里!”

“老师你看我的书签!”活动快结束时,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有的骄傲地举到同伴面前:“你看我的花多漂亮!”有的则小心地把书签放进书包,紧紧按住书包拉链:“我要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这是我自己做的!”现场满是花香和孩子们的雀跃声,每张小脸上都写满了成就感。

让课本知识变实景

“以前跟孩子说‘蔬菜长在地里’,他们总问‘是超市的地里吗’,解释半天也不懂。”沈阳市皇姑区育为幼儿园园长徐妍笑着说,今天孩子们亲手摸了蔬菜、看了种植过程,还知道了鱼和菜能“做朋友”,比讲十遍课本都管用,这种好奇心就是最好的启蒙。

而在记者看来,这场研学之旅更像一次“未来播种”——当孩子们见识了鱼菜共生的智慧、无土栽培的便捷,当他们在高粱迷宫里喊着“一起找出口”、在鲜花书签前念叨“要送给妈妈”,当他们离开时还惦记着“小鱼长得怎么样了”,现代农业不再是课本上抽象的词语,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奇妙世界。这片黑土地上生长的,不仅是饱满的作物,更是孩子们对农业的好奇,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想象。

来源:沈阳日报 沈阳日报官方账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