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美女患绝症离世!最后遗言看哭全网:140万救命药,我买不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00:42 2

摘要:2025年2月22日,湖南女孩陈静雯躺在病床上,用几乎不能动弹的手指敲下最后一条视频文案,几个小时后,这个26岁的姑娘在肌肉“冰冻”的剧痛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140万的药,我真的买不起……”

2025年2月22日,湖南女孩陈静雯躺在病床上,用几乎不能动弹的手指敲下最后一条视频文案,几个小时后,这个26岁的姑娘在肌肉“冰冻”的剧痛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她的遗言像一根刺,扎痛了千万网友的心,也撕开了罕见病患者“有药可医却无钱续命”的残酷现实。

在命运的玩笑降临前,静雯的人生满是不服输的韧劲。

13岁辍学离家,她在杭州的餐馆端过盘子,在电子厂的流水线熬过夜,凭着一股拼劲逆袭成销售冠军,朋友圈里全是“拿下大单”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个被粉丝称作“人间水蜜桃”的姑娘,爱打扮、爱旅行,正计划着攒钱带妈妈去看海,却没料到一场甲流成了命运的转折点。

2024年初,感冒痊愈后,静雯的胳膊突然抬不起来,筷子都握不住,短短3个月,肌肉萎缩蔓延到全身,她从能跑能跳的活力女孩变成了卧床不起的病人。

医院的诊断书冰冷而沉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也就是俗称的“渐冻症”。

更让她崩溃的是,基因检测显示她属于SOD1基因型患者——全球首款对因治疗药物“托夫生”恰好针对这个类型,可一年140万的天价,成了横在她与生机之间的天堑 。

“明明有药,却像隔着一条银河。”

静雯在视频里含泪苦笑。为了凑钱,她开始直播自己的抗癌日常:戴着鼻氧管吞咽两瓣橘子要花半小时,手指僵硬到无法打字只能靠语音转文字,曾经圆润的脸颊因肌肉萎缩变得歪斜,体重从108斤锐减到70斤。

渐冻症的折磨层层递进,从无法走路到不能说话,最后连呼吸都要靠呼吸机辅助,可她始终强撑着微笑,直到一次直播中突然咳血,才让网友看到她藏在乐观背后的绝望。

她曾收到过渐冻症抗争者蔡磊的鼓励,也盼着能加入药物临床试验,可当她终于联系上相关机构时,却因病情已进入晚期被拒之门外。

“这是比死亡更残忍的希望凌迟。”

静雯的母亲后来哽咽着说,女儿最后几天连水都喝不下,却还在安慰她“妈妈别怕,我只是去休息了”。

2025年2月22日清晨,静雯的呼吸渐渐微弱,临终前,她望着窗外的枯枝,轻声说“可能等不到春暖花开了”。

她的离世让“托夫生”140万的定价引发全网热议,有网友痛斥“救命药变成奢侈品”,也有人联想到那些因医保谈判降价的罕见病药物——就像曾70万一针的SMA药物,纳入医保后每年自付仅需十万,让无数患者重获新生。

蔡磊深夜发文感慨:“每天都有患者在眼前消失,我们拼不过死神的速度,更拼不过药价的重量。”

葬礼上,亲友们捧着静雯穿白裙子的照片,照片里的她笑靥如花。

她的社交账号停留在最后一条动态,下面数十万条留言里,“140万买走了希望”的叹息与“愿天堂没有病痛”的悼念交织在一起。

静雯的悲剧不是个例。全球超50万渐冻症患者中,90%因天价药费或病情晚期失去生机 。

她用26年的生命叩问:当医学终于攻克了绝症,却被价格挡在普通人触不可及的地方,这样的“突破”究竟意义何在?而那句“140万我买不起”的遗言,更该成为对医疗保障体系的警醒——救命药的价值,从来不该用价格衡量,而是要看它能否真正抵达需要它的生命身边。

来源:熠熠生辉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