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夜之间,好几个在汽车圈里呼风唤雨的大V号,比如DSP-Charles、薛定谔的英短咕咕,突然就被平台禁言了。
一夜之间,好几个在汽车圈里呼风唤雨的大V号,比如DSP-Charles、薛定谔的英短咕咕,突然就被平台禁言了。
这可不是小事,圈子里瞬间炸开了锅,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似乎终于迎来了官方的雷霆一击。
我跟你讲,这几年的汽车网络环境,那叫一个乌烟瘴气。
你只要上网,就感觉自己不是在看车,是在看一出出的宫斗剧。
一些所谓的“大V”,为了流量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就拿那个叫“小马甲不小”的博主来说,他张口就来,说有家大厂在用AI算法算计自己的经销商,这话说得有鼻子有眼,可证据呢?
没有。
纯粹是编故事,目的就是挑动对立情绪,自己坐收渔利。
还有更离谱的,一个叫“兲虎”的账号,看到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就给安上一个“智驾致死4人”的骇人标题。
他根本不管事实是什么,也不等官方调查结果,怎么惊悚怎么写,怎么能煽动恐慌怎么来。
这种血淋淋的谣言,伤害的不仅是车企的声誉,更是对逝者的极大不尊重,也让普通消费者对新技术充满了无端的恐惧。
这种“创作”手法,简直形成了一套流水线模板。
比如歪曲解读,有个叫“科技Finder”的博主,把车企一个提醒大家合规使用辅助驾驶的宣传,硬生生给扭曲成“鼓励酒驾开智驾”,这种断章取义的本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更有甚者,直接对消费者进行人身攻击,那个叫“happynerd”的,就公然辱骂某个品牌的车主是“海狗”,把正常的品牌选择,变成了赤裸裸的网络霸凌。
最让人不齿的,还是那些“阴谋论”玩家。
像DSP-Charles,动不动就抛出一个“某品牌为了压下负面热搜,不惜操纵舆论”的惊天大瓜。
这种说法特别有市场,因为它满足了很多人“看大公司倒霉”的猎奇心理。
可这些所谓的“内幕”,全是捕风捉影,没有任何实证,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敢说真话的“孤胆英雄”形象,背后全是流量的生意。
这种混乱的局面,终于迎来了改变。
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就像一把利剑,直插乱象的心脏。
最新公布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短短时间内,就清理了超过2.3万条虚假信息,处置了486个违规账号。
其中,汽车领域成了重灾区,占了总数的34%,可见这里的水有多深,问题有多严重。
这次行动最大的亮点,也是让所有“水军”和“黑公关”胆寒的,是一个秘密武器的上线试运行——“车企舆情水军识别模型”。
你别看这名字听着复杂,说白了,它就是一个能高速识别网络谣言的“AI警察”。
这个系统可不简单,是网信办牵头,联合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还有微博、抖音、懂车帝这些流量巨头一起开发的。
它运用了知识图谱和语义比对这些高科技,能够理解文字背后的真实意图,而不是简单地看几个关键词。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在短短30分钟内,精准识别出我们前面提到的那6种典型的谣言套路,比如“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等,而且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2.7%。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过去那种打时间差、钻空子的造谣方式彻底行不通了。
以前一条谣言出来,车企可能要花几天甚至几周时间去澄清,黄花菜都凉了,负面影响早就扩散出去了。
现在,这个模型一扫描,30分钟内就能锁定可疑信息,形成预警。
更关键的一步是,已经有8家主流车企,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吉利、长城、赛力斯和广汽埃安,主动接入了这个系统。
他们建立了一个“24小时辟谣绿色通道”。
整个流程变成了一个高速闭环:平台上的模型发现了疑似谣言,立刻推送给车企核实,车企确认是假的后,马上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澄清。
整个过程,从发现到辟谣,能在3小时内完成。
这速度,让谣言根本没有发酵的时间。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行业自律的一次巨大进步,大家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联手对抗共同的敌人。
面对这样的治理力度,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这是不是要压制所有的批评声音?
以后是不是只能说车的好话,不能说坏话了?
这一点,官方的通报也说得很清楚:治理不是为了压制正常的批评。
这次行动要划清的是“合理质疑”和“造谣抹黑”的边界。
什么是合理质疑?
你买了车,发现续航虚标,可以拿出你的实测数据来批评;你觉得车机卡顿,可以录下视频来吐槽。
这些基于事实的、有理有据的批评,是受到保护的,也是推动企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网信办甚至还鼓励三类正向的内容创作:客观的测评、深度的解读,以及生动的用户故事。
说白了,就是希望内容创作者能回归专业和真诚。
别再想着靠一张图、一句话就带节奏,要引用数据,就请注明权威来源;要评论事故,就请耐心等待警方或企业的官方通报出来之后,再做二次解读。
为了让规则更明确,下一步的动作也已经预告了。
就在11月,一份名为《互联网汽车内容生态治理指南(2025修订版)》的文件将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把“汽车博主测评标准”正式纳入规范。
像“非碰撞即起火”、“智驾等于零事故”这种极具误导性的话术,将被重点整治。
这意味着,未来汽车博主的测评,不能再信口开河,必须要有更严谨的标准和更负责任的态度。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我们终于有机会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里,去看车、选车,去获取真实、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每天被各种真假难辨的“爆料”和“内幕”搞得心力交瘁。
而对于那些真正用心做内容,靠专业吃饭的创作者来说,这同样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劣币被驱逐,良币的价值才会真正凸显。
当流量的潮水退去,那些用心讲真话的人,才是在沙滩上真正留下脚印的。
来源:微笑向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