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把钩针重新拿起来后,追剧再也不觉得是一件耽误时间的事。一边追剧,一边钩织,屏幕里的悲欢离合在眼前流转,指尖的钩针也跟着起落,原来消遣与收获,竟能这样妥帖地叠在一起。
自从把钩针重新拿起来后,追剧再也不觉得是一件耽误时间的事。一边追剧,一边钩织,屏幕里的悲欢离合在眼前流转,指尖的钩针也跟着起落,原来消遣与收获,竟能这样妥帖地叠在一起。
追溯一下我的钩织起点应该在读小学的时候,第一个作品是娘教我织了一个铅笔盒垫,用的是娘剩下的毛线头。红的绿的绞成彩线,在竹针上慢慢爬成长方块。娘教我如何起头,如何推平针,如何接线,如何锁边。后来,又跟姐姐学会了使用钩针。家里还在用的淡绿茶盘盖巾(图一)是我结婚前钩的,算来竟已陪着茶香走过近四十年,董事长说,它是我们家的古董。
前些时,朋友发给我一个直播卖帽子的链接,我一看花样好看,就下了一单。到货后连夜研究钩法,在钩的过程中,我按照自己的审美,对帽子起来了改良,成品帽子我觉得比卖得好看。
在小红书上搜到各种夏季护颈小披肩教程,一个一个试着钩,今夏竟然完成了四款十几件,送给那些在空调下工作的小伙伴们。
娘的的手艺才是真的巧。小时候,娘给我做得套装,粉花上衣配白色荷叶领,同色及膝短裤,样式独特,穿出去回头率极高。邻居阿姨拎着布料来家里,要母亲照着样子给她女儿也做一件。娘八十多岁的时候,还织毛衣送给老朋友,剩的毛线头也不浪费,拼拼补补织成地板袜。我这点本事,比起娘来,不过是学了点皮毛。
退休后,把毛线活重新捡起来,冬天织帽子、织围脖,夏天钩披肩。研究花样需要动脑子,针数变化可以锻炼记忆力,手工的过程更是需要手指灵活,满意的成品可以提高自信心,作品送给友人传输关爱,好处可谓多多。在我看来,这指尖的光阴,不仅织出了物件,更织着日子的温度。
来源:时尚巅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