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藏友,今天要深度剖析的是一件极具清代乾隆时期瓷艺特色的珍品 —— 清代粉彩描金开窗缠枝莲花卉纹双耳抱月瓶,底款 “大清乾隆年制”,高 32.8cm,口径 10.9cm,底径 10.2cm。
清代粉彩描金开窗缠枝莲花卉纹双耳抱月瓶:乾隆瓷艺的雅致风华
各位藏友,今天要深度剖析的是一件极具清代乾隆时期瓷艺特色的珍品 —— 清代粉彩描金开窗缠枝莲花卉纹双耳抱月瓶,底款 “大清乾隆年制”,高 32.8cm,口径 10.9cm,底径 10.2cm。
先看外观,抱月瓶造型独特,瓶颈两侧的蓝色双耳设计精巧,与整体瓶身搭配和谐。瓶身比例协调,高度、口径与底径的搭配,精准呼应了乾隆时期官窑遵循的美学范式,是当时审美意趣与文化追求的具象化呈现。胎质细腻,经专业仪器检测,内部结构紧密有序,反映出原材料的优质遴选与独特的加工工艺,这在同类材质藏品中十分难得。釉色润泽,粉彩色彩丰富艳丽,粉色地釉上,缠枝莲纹与开窗内的花卉纹色彩搭配和谐,描金部分金光璀璨,更添华贵之感。
工艺细节上,粉彩绘制工艺精湛。瓶身的缠枝莲纹,枝叶缠绕,线条流畅婉转,尽显柔美;开窗内的花卉纹,各类花卉形态各异,花瓣、叶片的纹理刻画细致入微,色彩过渡自然。描金工艺更是考究,金彩浓淡适宜,与粉彩相互映衬,工艺难度极高。双耳的塑造与施釉,也体现出工匠的高超技艺,既保证了造型的美观,又确保了釉色的均匀润泽。这种工艺不仅是对传统制瓷技艺的传承,更是乾隆时期瓷艺创新的体现,对后世瓷艺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从历史背景来看,乾隆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领域蓬勃发展。宫廷对瓷器的制作要求极高,粉彩瓷作为清代彩瓷的主流,在此时达到艺术巅峰。当时的艺术风尚追求雅致华丽,这件抱月瓶正是这种时代风格的典型代表,生动反映了乾隆盛世的社会风貌与文化追求。
对比同类型、同时代的粉彩抱月瓶,这件作品在工艺难度上,粉彩与描金的结合,以及开窗花卉纹的精细绘制,要求工匠具备极高的绘画与施彩技艺;艺术风格上,缠枝莲与花卉纹的搭配,比单一纹饰的抱月瓶更具艺术层次感与文化内涵;保存状况上,历经数百年,整体保存较为完好,无明显破损与脱彩,更显珍贵。
市场价值方面,参考拍卖数据,2018 年中国嘉德春拍,一件清乾隆粉彩抱月瓶(尺寸、工艺相似)以 680 万元成交;2021 年西泠印社秋拍,一件同类乾隆粉彩抱月瓶拍出 620 万元。这类兼具独特造型、精湛工艺与乾隆官窑款识的粉彩抱月瓶,在收藏市场上颇受青睐。
其稀缺程度较高,乾隆时期粉彩抱月瓶本就产量有限,而如此精细的粉彩描金开窗作品,对原料、工艺要求苛刻,存世量愈发稀少。从市场供需关系看,收藏爱好者对清代乾隆粉彩瓷,尤其是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作品需求旺盛,而供给相对有限。
回顾过往价格波动,受古玩市场整体行情、经济形势以及文化热点等因素影响,这类抱月瓶的价格有一定波动,但长期来看呈稳步上升趋势。比如在 2015 - 2016 年古玩市场相对低迷时,价格有所回调,但随着《国家宝藏》等文物类综艺的热播,带动了这类清代乾隆粉彩藏品的热度,价格又持续走高。
展望未来收藏市场,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古玩收藏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这类兼具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稀缺性的清代粉彩描金开窗缠枝莲花卉纹双耳抱月瓶,收藏潜力巨大。不过,收藏市场存在价格波动风险,藏友们入手前需充分了解市场动态,谨慎投资。对于初级收藏爱好者,入手这类藏品时,要重点观察胎质的细腻度、粉彩发色的浓艳程度、描金的精细度以及底款的书写风格,这些都是鉴别其真伪与价值的关键要点。
这件清代粉彩描金开窗缠枝莲花卉纹双耳抱月瓶,就像一位承载着乾隆时期历史与艺术记忆的使者,在其独特的造型与精美的纹饰中,将清代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准、文化风尚都浓缩其中。各位藏友,关于这件抱月瓶,大家若有独特见解、有趣的收藏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来源:一品姑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