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佳士得10月30号即将上拍的南宋哥窑八棱葵瓣洗,以500万-800万港币的估价点燃了收藏圈,这件承载着宋代美学精髓的珍品能否突破千万成交价,成了藏家与文博爱好者热议的焦点。
香港佳士得10月30号即将上拍的南宋哥窑八棱葵瓣洗,以500万-800万港币的估价点燃了收藏圈,这件承载着宋代美学精髓的珍品能否突破千万成交价,成了藏家与文博爱好者热议的焦点。
本次拍品
但这件藏品标注为南宋官窑,因为与哥窑常见的月白不同,此件器物更偏青灰。要读懂它的价值密码,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的传世哥窑与散落的哥窑瓷片,正是最权威的参照系。
本次拍品
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中,哥窑以"缺陷成美"的独特审美占据一席之地,其核心标识"金丝铁线"与"紫口铁足",在两岸故宫藏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次拍品
北京故宫的哥窑青釉鱼耳炉作为清宫旧藏,釉面交织如网的裂纹中,细者呈浅黄如金丝,粗者显灰黑似铁线,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镌刻,足见其珍贵。
本次拍品
台北故宫的宋哥窑葵口碗则更直观呈现"紫口铁足"特征——口沿釉薄露黑褐,底足无釉显深褐胎色,与即将上拍的八棱葵瓣洗造型脉络相通。
台北故宫藏
这件拍品的八棱葵瓣造型暗合宋代仿古青铜器的风尚,与两岸故宫哥窑的端庄古朴一脉相承,仅造型规范性就奠定了高价值基础。
哥窑的稀缺性更让这件拍品身价倍增。传世哥窑均为宫廷用瓷,目前主要藏于两岸故宫等顶级博物馆,私人手中流通的可谓凤毛麟角。
台北故宫藏
连北京故宫对哥窑残片都视若珍宝,而这件八棱葵瓣洗完整传承,其釉层肥腴如酥,开片纹路错落有致,完全符合传世哥窑"百圾碎"的典型特征。
台北故宫藏
对比哥窑瓷片可见,其胎质含密集黑色凝结颗粒,釉内气泡呈自然分布状态,胎釉结合处的氧化痕迹与瓷片的老化特征高度吻合,这些细节正是真品的铁证。
北京故宫藏
过往拍卖数据更预示着这件拍品的溢价空间。2024年香港保利上拍的南宋哥窑倭角四方小洗估值已达600万港币,而更早前的哥窑珍品成交价多突破千万量级。
北京故宫藏
即便与尺寸更大的南宋官窑器物相比,这件哥窑八棱葵瓣洗的独特造型在同类器中更为少见,"金丝铁线"的开片纹理又堪称完美,符合资深藏家对"酥油光"质感的极致追求。
佳士得的平台效应更会放大其价值,毕竟稀缺性与文化价值向来是高古瓷价格的核心驱动力。
北京故宫藏
从两岸故宫的哥窑标准器到散落的瓷片标本,都在印证这件八棱葵瓣洗的珍贵。它不仅承载着宋代文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更代表着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巅峰水准。
北京故宫藏
500万-800万港币的估价更像是保守起步,结合市场热度与藏品本身的品质,10月30号的拍卖会上,这件南宋哥窑珍品突破千万成交价,或许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来源:重锤花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