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屯粮?2008年被国外资本围剿,全国人差点被割韭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0 13:12 1

摘要:话说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有很多农民还很淳朴,当时美国就利用这一点,向我们的农民发放免费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准备挑起中美粮食战争。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8年一场危机蛰伏在小麦价格的不断攀升上面。

当时全球小麦持续上涨,中国市场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看着不断跳跃的数字忧心忡忡:“这下恐怕要吃不起粮食了。”

然而只有熟悉内情的人才知道,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粮食战争。

而我们的对手正是全球头号农业强国美利坚,他们在2005年时已经击败过我们一次,现在想要故技重施。

如果这次被他们得逞,2008年就会成为中国的饥荒年,14亿民众面临饿肚子的风险。

也就是这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的中储粮出现了,它用老祖宗那套智慧击败了想要收割我们的国际粮食巨头。

01 免费大豆背后的粮食战争

话说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有很多农民还很淳朴,当时美国就利用这一点,向我们的农民发放免费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准备挑起中美粮食战争。

面对这些不要钱的种子,许多中国农民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这些转基因大豆拥有出色的产量,几乎比当时中国所有的大豆品种都要好,而且它出油率还特别的高,用来榨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于是拿到免费豆种后,这些农民就开始了播种,在辛勤的努力下他们最终迎来了大丰收,那年,中国大豆产量迅速飙升,农民通过这些大豆赚了不少的钱。

但这只是美国阴谋的一部分,大豆产量升高的同时,中国的榨油企业也就有了更多的原材料,他们开始扩大产能,想要用这些美国大豆榨油挣上一笔。

我们的企业就这样上钩了,美国粮食巨头在背后狂喜,华尔街的资本家也闻风而动,他们开始大量低价购买大豆,为后面的高潮部分做准备。

2003年美国突然宣布中国农民侵权,向中国索要高昂的大豆专利费,但中国农民哪里有这么多钱,只好纷纷抛弃美国大豆改用产量比较低的中国大豆。

一环扣一环,那年,中国的大豆产量开始迅速下滑,市场上的大豆已经不够榨油企业继续生产了,为了保证订单能够完成,生产线不至于停摆,榨油企业只好向国外采购大豆。

当时美国垄断着全球粮食的定价权,大多数粮食都在美国巨头手中,向国外采购也就意味着很难绕得开美国。

在这一刻,美国终于露出了贪婪的獠牙,他们狮子大开口,说天气原因大豆减产,需要我们用更高的价格购买他们的大豆。

03 尝到甜头,美国再次发动粮食战争

这其实不过是美国的谎言,因为大豆根本没有减产多少,只是被他们囤积了,目的就是要收割我们,但中国榨油企业急需大豆又不得不采购,最终只能以4300元每吨买下了900万吨的大豆订单。

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拿到钱之后美国又反手做空大豆,将囤积的大豆倾销到市场,一时间到处都是大豆,全球大豆价格也随之跌破2200元每吨。

这一升一降之间美国多空通吃赚的盆满钵满,但这可害苦了中国榨油企业,大豆价格下跌的同时油价也在下跌,这让他们蒙受了巨大的亏损,不少榨油企业被迫宣布破产倒闭。

这次成功让美国尝到了甜头,这也为第二次中美粮食战争做好了铺垫,但这一次不是大豆了,而是更加重要的粮食—小麦。

早在2005年时,全球小麦价格就出现了上扬的态势,此后由于多层原因以及美国粮食巨头的操控,小麦价格继续上涨,到了2008年已经来到1330美元每蒲式耳。

小麦是中国北方人的主食,是必不可少的粮食,此时的美国粮食巨头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小麦,就准备再次向中国动手。

为了营造出更加有利的价格,美国巨头开始大量收购中国市场上的小麦,导致我们的小麦价格也随之快速攀升,不少百姓因为担心价格还会上涨,于是也跟着买。

一时之间,中国小麦成了抢手货,市面上的小麦越来越少,美国也就笑的越来越开心,他们想要通过垄断的方式控制中国小麦的价格。

然而,等到美国巨头自认为收购的差不多了,准备下场收割时,他们却发现中国小麦的价格涨幅还不到一倍,这样的价格抛去收购等各项成本,美国巨头根本挣不了多少。

很明显美国巨头还没有意识到不对劲,他们以为是收购的不够多,于是就接着掏钱收购,他们有的是资本,所以认为只要投入的足够多,那么中国小麦就肯定能被他们买光。

04 中储粮用老祖宗智慧击败国际巨头

当时美国巨头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的中储粮已经在背后出手了,为了避免老百姓买不起粮食,中储粮将事先储备的小麦投放到市场,由此对冲了美国收购造成的价格上涨。中储粮要对付的是当时四家国际粮食巨头,其有三家是美国的,一家是法国的,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要收割中国,这四家巨头实力雄厚,能够操纵全球粮食价格。

以一对四,中储粮还是有压力的,所以中储粮为了防止被他们联手击败,就用了老祖宗的智慧,使出的第一招就是诸葛亮曾经用过的“欲擒故纵”。

刚开始时,中储粮半个月向市场投放一次小麦,让国际巨头误以为能够消化,他们不断加大投入,买下了中储粮的小麦。

然而这显然只是开始,之后中储粮加大投放力度,从半个月一次到一周一次,然后是五天一次,两天一次,投放速度越来越快,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下国际巨头慌了,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储粮手中还有多少小麦,甚至觉得中储粮的小麦比他们所掌握的还要多。

眼看着国际巨头“军心动摇”,中储粮也就使出了第二招即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中储粮对外放出消息,没有直接点出这些国际巨头的名字,而是带着嘲讽的语气说道,中国的有一亿吨小麦,足够所有中国人吃上一年了,所以某些人就别妄想投机取巧了。

听到此言,国际巨头胆寒不已,他们纷纷停止了收购,仓皇逃出中国小麦市场,中国小麦的价格也由此逐渐恢复。

第二次粮食战争他们败了,中储粮把小麦以高价卖给国际巨头,从中大赚了一笔,而他们囤积的小麦反而成为了砸在手里的赔钱货。

这场鲜有人知的粮食战争对我们影响很大,如果失败,美国就能借机垄断中国的小麦,从此掌握中国小麦的定价权,这样一来,中国14亿人将会被美国摆布。

所以说,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这场粮食战争幸好我们赢了,要不然现在我们恐怕就吃不上饱饭了。

参考资料:1、中国青年报:粮食战争打响 国际炒家操纵粮价2、中国青年报:从粮食战争到产业链竞争:中国粮企须迎头追赶

来源:寻史作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