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8日,由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潮海三农 丰光无限——海淀金秋农潮市集”在清河之洲公园青坪乐处广场举办。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整整六个小时,这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文化传承的温度,多家农户带来的特色农产品提前售罄。
秋意浓,稻谷香
京西稻米颗颗饱满
糯甜的玉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清河之洲公园青坪乐处广场上
“潮海三农 丰光无限
——海淀金秋农潮市集”
送上了一场金秋盛宴
场中还有
曹氏风筝翩翩起舞
皮影戏台下掌声连连
火绘葫芦展位前阵阵惊叹
……
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参与的市集
当天销售量累计突破8000斤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市集
而是一场融合了现代农业与非遗文化的
金秋盛宴
10月18日,由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潮海三农 丰光无限——海淀金秋农潮市集”在清河之洲公园青坪乐处广场举办。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整整六个小时,这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文化传承的温度,多家农户带来的特色农产品提前售罄。
通过“农产品展销+非遗体验”的
创新模式
全面展示了
海淀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与乡村文化振兴新貌
成为金秋十月
海淀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舌尖上的“海淀味道”火出圈
市集现场的农产品展销区始终人头攒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新品种孵化基地的鲜食玉米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展台前排起长队。
“我们带来的近千斤玉米不到两小时就销售一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新品种孵化基地刘先生表示:“很多顾客都是尝了现蒸的玉米后直接下单。”
樱桃番茄、鲜食玉米、榴莲蜜薯等海淀特色农产品同样销售火爆。多家农户中午时分就不得不补货一次,现场销售气氛热烈。
“没想到市民对品质优良的本地农产品如此认可,”活动负责人感慨道,“这反映出消费者对‘海淀味道’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非遗体验,玩出来的文化传承
如果说农产品的展销
满足了大家的“口腹之欲”
那么非遗文化体验区
则是一场精神与文化的盛宴
非遗文化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火绘葫芦展示区艺人现场演示传统火绘技艺,笔触所到之处,栩栩如生的图案跃然葫芦之上,引得市民阵阵惊叹。
不少家长更是带着孩子亲手体验传统火绘制作工艺,细细感受每一道工序背后的匠心。
皮影戏展示区前围满了观众,每场表演结束都响起热烈掌声。传统的民间故事在艺人的巧手下焕发新生,光影之间,文化在传承。曹氏风筝展位前,风筝工艺引得市民驻足欣赏。
“今年海淀的农产品大丰收,现场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京西稻,也有苹果、玉米、西红柿等绿色有机认证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市集让海淀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海淀的农业,参与海淀农业的发展。” 海淀区委农工委副书记凌宏勤介绍道,“同时,我们也希望居民在购买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正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
创新融合,打造三农新名片
本次市集
绝非一次简单的农贸赶集
它巧妙地打破了传统农贸展销的单一模式,融合了农产品展销、非遗体验和文化传播三大功能,全面展示了海淀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与乡村文化振兴新貌。
市集特别设置了免费品尝区,让市民先尝后买,亲身体验海淀农产品的优良品质。
“这种既能让市民买到放心农产品,又能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的市集,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带着孩子前来参加的王女士表示。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金文良表示,本次市集是海淀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探索,未来将继续创新载体和形式,持续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农产品推广与文化传播平台。
满载而归的市民
陆续离开清河之洲公园
而这场金秋农潮市集带来的“三农”新风
正悄然吹向海淀区的各个角落
这个秋天
海淀的农业与文化
完成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期待着
下一次更加精彩的相遇
来源:海淀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