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300个稀有剧种,既要活下去更要活出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0 11:20 1

摘要:9月的河北邯郸武安东太行景区,雁北耍孩儿的变脸绝技让台下掌声雷动,同州梆子《忠保国》的唱腔穿透山谷……首届《举世无双·稀有剧种盛典》(以下简称盛典)正在这里录制;10月1日,盛典在央视多平台播出,30多个稀有剧种的经典片段触达超5000万人次。这场盛会像一把钥

9月的河北邯郸武安东太行景区,雁北耍孩儿的变脸绝技让台下掌声雷动,同州梆子《忠保国》的唱腔穿透山谷……首届《举世无双·稀有剧种盛典》(以下简称盛典)正在这里录制;10月1日,盛典在央视多平台播出,30多个稀有剧种的经典片段触达超5000万人次。这场盛会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稀有剧种走向大众的大门。据了解,中国348个剧种中,近300个属稀有范畴。

当雁北耍孩儿的变脸在太行山谷赢得掌声,同州梆子的唱腔通过央视触达5000万人次,首届稀有剧种盛典证明:300个稀有剧种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它们藏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既不能“勉强活下去”,更要“滋润地活下去”,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还有这么多人还能记得我们这些小剧种,太不容易了!”北京曲剧名家许娣站在盛典后台,看着台上排练的年轻演员,眼眶有点红。“我们剧种还很年轻,还需要不断自我完善,现在就得跟大剧种们抢市场,有时候真觉得难。”但这场盛典,让许娣觉得“苦没白受”。

据了解,中国348个剧种中,近300个属稀有范畴,227个剧种生态脆弱(其中有121个“天下第一团”——该剧种全国仅有一团、106个剧种无国办院团)。如今,这些藏着地域魂脉的“活化石”,正在普通人的坚守与创新里,慢慢蹚出“活下来、传下去、火起来”的道路。

近300个稀有剧种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记忆。或是某片乡土的唱腔韵律,或是某种民俗的舞台表达。过去,它们常因受众狭窄、传承断代“藏于深巷”,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危机。而此次盛典打破了这种困境,用景区实景录制、央视平台传播的方式,让稀有剧种走出小众圈子,让更多人看见其独特魅力,这正是“活下来”的关键一步:唯有被看见,才能被喜爱、被传承。

但“活下去”只是底线,“滋润地活下去”才是目标。稀有剧种的传承,不能仅靠一场盛典的热度,更要建立长效的生存机制。一方面,要守住根,保护好老艺人的技艺、传统剧目,不让核心技艺随时间流失;另一方面,要迈开步,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像盛典这样联动文旅场景、借助主流媒体,或是融入短视频传播、创新剧目内容,让传统唱腔唱出时代新意。

300个稀有剧种,一个都不能少。它们不是历史的“遗留物”,而是可以持续生长的文化财富。唯有以创新为养分,以传播为土壤,才能让这些古老剧种摆脱“勉强存活”的困境,真正“滋润生长”,成为流淌在当代人生活里的文化清泉。(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