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辍学,当服务员,进厂打工,24岁成名,他如何成为当红演员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11:24 1

摘要:在演艺圈,流量迭代与标签化评价成为常态,而能突破出身限制、靠实力站稳一线的演员,更能彰显行业坚守的价值。黄景瑜便是这样一位演员,《红海行动》中的狙击手顾顺、《破冰行动》里的缉毒警察李飞、《王牌部队》中的军人高粱,多个硬汉角色让他跻身一线,收获观众广泛喜爱。鲜为

在演艺圈,流量迭代与标签化评价成为常态,而能突破出身限制、靠实力站稳一线的演员,更能彰显行业坚守的价值。黄景瑜便是这样一位演员,《红海行动》中的狙击手顾顺、《破冰行动》里的缉毒警察李飞、《王牌部队》中的军人高粱,多个硬汉角色让他跻身一线,收获观众广泛喜爱。鲜为人知的是,这位33岁的当红演员,16岁便辍学踏入社会,烧烤店学徒、饭店服务员、工厂工人的底层经历,都成为他后来塑造角色的养分。从丹东的街头少年到荧幕上的实力派,他的逆袭之路,藏着普通人奋斗的缩影。


年少闯荡:16岁辍学后的底层挣扎
1992年,黄景瑜出生在辽宁丹东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靠勤劳维持生计,这种朴实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了他。上学时,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无论如何努力背诵公式定理,成绩始终徘徊在中下游。初三那年的期末,他攥着满是红叉的成绩单,在自家小院的梧桐树下坐了一下午,最终向父母说出“不想再读了”的决定。父母虽有不舍,但见他眼神坚定,终究选择包容这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16岁的夏天,背着母亲缝制的帆布包,黄景瑜第一次踏入社会。他以为凭借年轻有力气就能立足,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最初在老家的烧烤店当学徒,每天天不亮就到店,蹲在水泥地上洗一筐筐竹签,手指被盐水泡得发皱,手腕因反复翻烤串而酸痛不已。到了饭点,他端着滚烫的烤串在拥挤的餐桌间穿梭,胳膊上时常被溅起的油星烫出细密的水泡,只能偷偷抹点牙膏缓解疼痛。每月工资只有六百块,他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寄回家里,自己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十块钱以内。


后来他辗转到市区的饭店当服务员,月薪涨到八百块,却要从早上九点忙到深夜十点。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一次委屈,发生在一个暴雨夜。一桌客人离开后留下半瓶白酒,他看着酒瓶愣了愣——那天是他的生日,想着“倒掉可惜,就当给自己庆生”,便偷偷抿了两口。刚放下酒瓶,老板就走了进来,当着全店员工的面指着他怒斥“没规矩、没教养”,当场扣了他半个月工资。那天晚上,他攥着剩下的四百块钱,在饭店后门的台阶上坐了三个小时,寒风卷着雨水打在脸上,却不敢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诉苦,只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个人样”。
职业辗转:从空乘学员到漂泊模特
底层工作的艰辛让黄景瑜意识到,“没学历没技术,永远只能卖力气”。一次偶然的机会,邻店的老板见他身高187厘米,五官俊朗,建议他“去试试空乘,吃穿不愁还体面”。为了这个渺茫的机会,他重新捡起课本,凭借一股狠劲考入辽东学院空乘专业。课堂上,他是最认真的学生,礼仪课上反复练习站姿微笑,外语课上抱着单词本背到深夜,甚至能熟练背诵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流程。
临近毕业时,一场模拟服务考核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他穿着笔挺的制服,端着托盘在模拟机舱内行走时,无意间瞥见镜子里的自己——一丝不苟的发型、标准的微笑,却透着一股不属于自己的拘谨。考核结束后,他坐在更衣室里想了很久,最终向学校提交了退学申请。父母得知后急得连夜赶来看他,他却笑着说“妈,这份工作再好,也不是我想要的”。再次踏入社会,他没有迷茫太久,经朋友介绍进入模特圈,成为一名兼职模特。


T台上的黄景瑜身姿挺拔,穿着设计师的作品走秀时,俊朗的外形总能引来台下的掌声。可台后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没有名气的模特接不到高端活动,只能跑各种商场开业、小型展会的商演。有时一天要赶三个场子,早上在郊区的商场穿羽绒服走秀,下午就得在市区的展厅换夏装亮相,饿了就啃几口面包,累了就靠在后台的折叠椅上眯一会儿。收入极不稳定,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几千块,差的时候连房租都交不起,最困难的那段时间,他曾在网吧的沙发上凑活过四晚。即便如此,他依旧保持着乐观,每次和朋友见面都笑着说“再等等,总会有机会”。
演艺转折:24岁凭网剧一战成名
2015年的冬天,北京的气温低至零下十度,黄景瑜刚结束一场商演,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在路边等公交时,接到了演员朋友的电话:“有个网剧剧组找新人,你形象符合,过来试试?”抱着“多赚点房租”的想法,他第二天一早就挤地铁赶到剧组。试镜现场挤满了年轻演员,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灰色卫衣,在人群中并不起眼。导演让他演绎一段“隐忍的争执戏”,没有表演经验的他,突然想起当服务员被老板训斥时的委屈,眼神里的倔强与不甘自然流露,攥紧的拳头微微发抖。
导演当场拍板:“顾海这个角色,就是你了。”这部剧便是《上瘾》,拍摄过程充满艰辛。小成本剧组的条件简陋,冬天要拍夏天的戏份,他穿着单薄的白衬衫在寒风里发抖,却咬牙坚持不NG;一场淋雨的戏,消防车的水柱浇在身上,冻得他嘴唇发紫,导演喊“卡”后,他才抱着工作人员递来的军大衣蹲在地上取暖。即便如此,他从未抱怨,休息时还会帮场务搬设备、给群演递热水。2016年1月,《上瘾》在网络平台播出,凭借真实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人物塑造,迅速掀起观剧热潮,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十亿,黄景瑜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被全网熟知。
成名后的第一个重要邀约,是张惠妹的巡回演唱会嘉宾。站在万人体育场的舞台上,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他握着话筒的手微微发抖。当《我只在乎你》的旋律响起,他看着身边的张惠妹,深吸一口气唱出第一句,声音虽有青涩,却充满真诚。演唱会结束后,他在后台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声音哽咽:“妈,我今天在几万人面前唱歌了。”那一天,他终于觉得,过去所有的苦都有了回报。
实力深耕:从网剧新人到一线硬汉


一夜成名的热度没有让黄景瑜迷失,他清楚“网剧出身”的标签需要靠作品撕掉。2017年,《红海行动》剧组选角,导演林超贤正在寻找一位“有硬汉气质、能吃苦”的演员饰演狙击手顾顺。黄景瑜得知消息后,主动带着自己的健身视频和试镜片段找到剧组。林超贤看着视频里他六块腹肌的身材和标准的持枪姿势,当即决定让他进组。
为了贴近角色,黄景瑜提前三个月进入特训营。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背着二十斤的装备跑五公里,然后练习枪械拆卸、瞄准射击,手指被枪托磨出厚厚的茧子,虎口因后坐力震得发红。拍摄沙漠戏份时,地表温度高达四十多度,他穿着厚重的战术背心和头盔,一场戏拍下来,军装能拧出汗水,中暑晕倒两次,醒来后喝瓶藿香正气水继续拍摄。有一场从沙丘滚落的戏,为了追求真实效果,他拒绝用替身,反复滚了十几次,身上被沙石磨出多处擦伤。2018年,《红海行动》上映,票房突破36亿,顾顺那句“我是狙击手,不是突击手”的台词成为经典,黄景瑜凭借这个角色斩获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提名,彻底摆脱“网剧新人”的标签。
趁热打铁,他接拍了《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饰演活了千年的狐族右祭司贺兰静霆。这个角色与顾顺的硬汉形象截然不同,需要兼具深情与沧桑。非科班出身的他,每天抱着剧本研究到深夜,在台词旁标注情感变化的节点,甚至特意去动物园观察狐狸的神态,模仿其优雅又略带疏离的气质。剧集播出后,他凭借细腻的表演获得华鼎奖最佳男演员奖,站在领奖台上,他说:“谢谢那些年吃过的苦,它们让我更懂怎么诠释角色的不易。”
此后,黄景瑜不断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破冰行动》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缉毒警察李飞,他跟着真实缉毒警察体验生活,学习审讯技巧和格斗动作;《爱上特种兵》里的军人梁牧泽,他请教退伍军人纠正敬礼姿势和队列动作;《罚罪》中的检察官常征,他研究法律条文,模仿检察官出庭时的语气和神态。这些跨度极大的角色,被他演绎得极具说服力,网友评价“黄景瑜的戏,从来不会让人出戏”。
初心不改:成名后的孝顺与谦和
跻身一线后,黄景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始终保持着底层打拼时的初心。他把父母从丹东接到北京一起生活,在郊区买了带院子的房子,院子里种满父母喜欢的蔬菜。不拍戏的时候,他会早起陪父亲下象棋,听母亲唠叨家常,甚至会跟着母亲学包饺子,手法熟练得不像个当红演员。他在采访中说:“以前让爸妈操了太多心,现在有能力了,就得让他们好好享福。”
在剧组,他的谦和是出了名的。拍摄《王牌部队》时,有个年轻演员因为紧张频频NG,导演气得发脾气,黄景瑜主动上前解围,拉着年轻演员到一旁分析台词,还演示不同的表演方式。收工后,他会请剧组的工作人员喝奶茶,和场务、灯光师聊家常。有工作人员晒出合照,照片里的他穿着戏服,蹲在地上和场务大哥勾肩搭背,笑容爽朗,完全没有一线明星的架子。
2024年深秋,黄景瑜的新剧《深海利剑》正在青岛拍摄。清晨的海边寒风刺骨,他穿着海军制服站在甲板上,和对手演员对戏。导演喊“卡”后,他没有立刻披上外套,而是走到监视器前,指着画面和导演讨论:“刚才这个眼神是不是太硬了?我觉得这里应该多一点对战友的牵挂。”不远处,助理递过来一杯热姜茶,他接过后端给旁边的老演员,笑着说:“张老师,您先暖暖身子,海边风大。”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身上,制服上的肩章闪闪发亮,眼神里没有丝毫傲气,只有对表演的专注与热爱。

来源:曹看资讯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