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湖南省某医院收治的一名晚期艾滋病患者离世前,在病案记录中留下关键信息:患者曾于去世前一个月前往四川旅行。正是这份看似普通的病历,在两个月后四川省开展例行艾滋病筛查时,引起了流行病学专家的注意。通过基因测序比对,确认凉山州这名女性感染者携带的
"这不是普通的病例报告,而是一记沉重的警钟。"近日,四川省疾控中心通报的一例特殊HIV-2型感染者,在医学界引发强烈震动。
这位来自凉山州的女性患者,成为该省首例确诊的HIV-2型病毒携带者,而其感染源头竟与千里之外的湖南一名已故男性患者密切相关。
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湖南省某医院收治的一名晚期艾滋病患者离世前,在病案记录中留下关键信息:患者曾于去世前一个月前往四川旅行。正是这份看似普通的病历,在两个月后四川省开展例行艾滋病筛查时,引起了流行病学专家的注意。通过基因测序比对,确认凉山州这名女性感染者携带的HIV-2型病毒,与湖南病例高度同源。
HIV-2型病毒在我国极为罕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95%的艾滋病患者感染的是HIV-1型病毒。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解释:"HIV-2型主要流行于西非地区,其传播效率较低但潜伏期更长,现有检测手段可能出现漏检。"这一特性使得该病例的发现过程充满曲折——患者在三次常规筛查中结果均为阴性,直到采用第四代检测试剂才最终确诊。
深入调查显示,湖南这名男性患者生前系跨国贸易从业者,有频繁的非洲商务往来史。而四川这位女性感染者则是当地扶贫车间的缝纫工,两人通过社交软件相识。这个案例暴露出当前艾滋病防控的三个薄弱环节:跨区域流动人员的健康监管不足、新型毒株的检测能力存在缺口、以及基层群众的防艾意识仍需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HIV-2型病毒对部分一线治疗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国家卫健委已紧急组织专家修订诊疗方案,并计划在重点地区推广特异性检测技术。与此同时,川湘两省疾控部门正联合追溯更多潜在接触者,这场跨省联动的防疫行动仍在持续。
来源:走四方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