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枚炮弹多方向轰炸,俄军上百架战机疯狂爆锤:乌军快撑不住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0 10:22 2

摘要:这一场消耗战不仅仅是考验着前线的兵力,更加是暴露出了双方在武器库存跟军工生产能力上面的极限,同时还牵动着全球的防务体系的神经。

2025年的10月中旬,俄乌冲突现在是进入到了新的一个激化的阶段了。

俄罗斯是发动了自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大规模的联合打击行动,而乌克兰则是在防御的同时,还加强了对俄罗斯后方能源设施的打击。

这一场消耗战不仅仅是考验着前线的兵力,更加是暴露出了双方在武器库存跟军工生产能力上面的极限,同时还牵动着全球的防务体系的神经。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0月19号的通报,俄罗斯军队已经是在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地区控制了有两个定居点,巩固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同时俄军还实施了多层次,高强度的打击体系,也是展现出了他们的战术上已经开始演变了。

这一轮的攻势的显著特点就是空中的打击再升级,俄军是出动了上百架的苏-34战斗机进行轰炸,集中使用了FAB-500滑翔制导炸弹和射程达120-150公里的“雷霆-E1”火箭动力滑翔炸弹。

这些在防区外的武器,也使得战机不需要冒险进入到乌军的防空区域里面,显著的降低了战损率。

配合这个主攻的是单日高达6024架次的无人机的袭击、117次BM-30“龙卷风”重型的火箭炮打击,以及近5000次的炮兵集群的一个火力覆盖。

这一种立体化的打击体系都是在持续的削弱乌军的防御攻势和他们的后勤补给线。

面对俄军给到的压力,乌克兰采取了是“后方破袭”的策略来进行应对的。

10月19号的时候,乌克兰军队是成功的打击了俄罗斯的萨马拉州的新古比雪夫炼油厂、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以及别尔江斯克的一处燃料润滑油基地。

乌克兰军队也是明确表示了这些行动都是在为了打击参与保障俄军武装部队需求的一些关键企业,并且是破坏了他们的军工基地,用来削弱俄军的一个持续的攻击能力。

持续的一个激烈冲突也使得武器装备上的消耗的速度非常的惊人,特别是防空导弹的供需问题是日益的在加大。

美国以及他们的盟友的防空库存压力也是很大的,为了应对这样的一个需求,美国的陆军是在2025年的9月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签订了价值有98亿美元的一个历史性的合同,计划是要生产2000枚的“爱国者-3 MSE”导弹。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副总裁杰森·雷诺兹表示,公司是正在通过高效率精简流程,力争是要在2027年把年产量提升到750枚左右,并且预期未来几年将会进一步的增长,甚至是超过1000枚。

这个举措也是直接回应了俄乌战争以及中东冲突里面对防空武器的一个高速消耗。

乌克兰的防空体系也是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的,尽管是西方持续的进行援助,但是根据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顾问伊格纳特的透露,在近两年的战斗中,俄军是发射了超过300枚的KH-22巡航导弹,乌军都没有能够成功的拦截一次。

同时乌克兰军队的库存的数千枚苏联制造的防空导弹是已经基本消耗殆尽了,大量的防空雷达因为高强度的使用而烧毁了,这也使得他们在应对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的武器的时候是更加的吃力。

现在战场上的态势也是显示出了俄军的战略意图的调整,他们是想通过大规模持续的空袭消耗乌军的防御资源,给地面的进攻创造条件,俄军在俄控制区集结的重兵预示着有可能会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了。

乌克兰的应对之策也是在以持续的获得额外的援助跟自主的军工上的发展,乌克兰的安全局局长布达诺夫透露,近期对于俄罗斯炼油厂等目标的一个袭击,99%都是使用了乌克兰的国产系统的,这也显示了乌克兰在努力的减少对于西方军援的依赖。

这一场冲突的全球影响力也是在持续的发酵,西方的军工生产正在加速以适应新的一个安全环境。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的年产量已经是从2023年的400枚提升到了2025年的700枚,然而产能的提升需要时间的,而冲突的消耗速度是远远超过预期的。

俄乌战场现在已经是演变成为了一场以装备消耗和进攻生产能力为基准的一个长期对抗,俄军是凭借着规模的优势发动了连续的攻击,乌克兰则是依靠他们的战术创新和外部的资源维持着战线。

战争的走向将不仅取决于前线士兵的一个意志,更加是取决于后方工厂的生产效率跟国际社会的战略决心。

那么你认为当前的一个战场的态势下,乌克兰应该采取哪一种策略来应对俄军的这种空中优势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参考来源:

1.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俄称控制两定居点 乌称打击俄关键设施》(2025-10-20)

2. 澎湃新闻 - 《“最大合同”!美军采购近2000枚》(2025-09-07)

3. 中国青年网 - 相关战场数据报道(2024-10-24)

注:本文基于权威媒体报道的公开信息整合,旨在客观呈现战场态势,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三千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