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心与哲赫忍耶的诞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22:14 1

摘要:在华哲-阿布都-董拉希的嘎德忍耶在内地悄然扎根了以后,一场更具变革性的苏菲运动正在酝酿。它的创始人马明心(1719-1781),将以一种高亢激昂的“哲赫忍耶”方式,打破西北的宗教格局,其思想的源头,除了在也门学习的知识外还指向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以及

在华哲-阿布都-董拉希的嘎德忍耶在内地悄然扎根了以后,一场更具变革性的苏菲运动正在酝酿。它的创始人马明心(1719-1781),将以一种高亢激昂的“哲赫忍耶”方式,打破西北的宗教格局,其思想的源头,除了在也门学习的知识外还指向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以及我国的南疆。这几个地方一个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纳格什班迪的家乡;一个是新疆白山派和黑山派的源头——麦赫杜姆-阿扎姆的家乡,还有南疆的喀什和叶尔羌又是伊玛目冉巴尼革新后的纳格什班迪学说的主要场所。

一、 马明心的苦旅——异域求道的青年

马明心的一生,始于一场苦难。他出生于甘肃陇南武都一个贫苦家庭,字复性,早年丧父,随叔父在青海、甘肃等地清真寺求学。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仅九岁的他与叔父踏上了前往麦加朝觐的征途,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旅程。

他们从河州出发,经炳灵寺、民和、门源、俄傅,出扁都口,经民乐、张掖、酒泉、敦煌到新疆。然后翻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吉尔吉斯斯坦的鄂什、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浩罕、撒马尔罕、布哈拉,再到土库曼斯坦的马雷或木鹿城,向西南进入伊朗高原后,抵达波斯湾沿岸港口乘船渡过阿拉伯海,到达也门。这条线路是我一家之言,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走的这条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历史年代久远,马明心当时年龄尚小,和他一起的叔叔走散,很多史料的散失已经无法还原当时的情况,仅有的一些记载和口碑传说都自相矛盾,有说求学于布哈拉的,有说留学于叶尔羌、喀什噶尔的,还有说游学北庭(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的。走的路线有说来回都走的陆路,有说从云南经海路出,陆路归的。但叔侄失散都说是在叶曼(也门)。

好多学者都觉得马明心是陆路出陆路回的。这和他的经历是完全一样的,就像前面说的,他走的路学习的地方都是新疆和乌兹别克斯坦。走麦加在不走错路的情况下到不了也门。因为好多都沿着古丝绸之路走的,在土库曼斯坦的马雷渡里海,入黑海、红海到麦加的。也门位于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偏离了直接通往麦加的主干道。

马通先生在《中国伊斯兰教门宦溯源》一书中说到他们叔侄失散应该是在中亚卡拉库姆沙漠或者克齐尔库姆沙漠中。因为在沙漠中遇见风沙失散的可能性很大。

但笔者认为如果马通先生的推测对的话,那他就是在布哈拉和萨马尔罕等地求学长大,然后才去的也门。如果先到的也门,之前是途经的话,叔侄失散不会是在这两个沙漠之中。克齐尔库姆沙漠是必经之地,是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如果从陆路走撒马尔罕、布哈拉是必经之路。

卡拉库姆沙漠有可能经过,如果位于土库曼斯坦的这个沙漠中叔侄失散,那么年幼的马明心不可能独自到达也门的扎比德小镇,因为这里距离也门超过1500公里,中间还隔着伊朗、波斯湾、阿拉伯海。所以要是在沙漠中失散就要推翻马明心幸被一位老人救起,并带到了也门靠近红海的扎比德小镇。在那里,他进入了沙孜林耶道堂,拜在大筛海穆罕默德-布鲁赛尼(也有译为穆罕默德-伊本-载尼)门下,跟随老师阿布都-阿里格-阿则孜-阿-米斯介吉潜心研习苏菲教义的这段时间节点。可这位也门的导师,成为了他精神上的“国外引路人”也是事实。马通先生推断他是先在布哈拉学习的黑山派的知识,后跟随黑山派的教长去麦加时托付给也门的同道学者穆罕默德-伊本-栽尼道堂学习,不过这样又回到了我们前面说的,去麦加为什么舍近求远到也门?不管了,我们先不管他们是怎么失散的,归根结底是:这条路对于马明心来说是特别艰苦的。

二、 与黑山派的渊源:道统的接纳与革新

马明心经陆路回国还是先前进入南疆地区的那段时间,正是黑山派击败白山派重新掌权的那段时间。这时候的马明心必然与黑山派学者和导师有过深入交流,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黑山派的道统影响。这使得哲赫忍耶在根源上,与新疆的黑山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必然的。

然而,马明心并非简单的继承者。他是一位革新者。他敏锐地察觉到,黑山派与白山派已深陷权力斗争,偏离了苏菲精神的本源。同时,内地一些门宦开始走向世袭和特权,脱离了底层民众,这也许是他创立哲合忍耶门宦的初衷吧!

他继承和革新了黑山派以洪亮的“迪克尔”赞主,打破沉默的功修传统,让贫苦的信众能在集体的力量中找到慰藉与尊严。他坚持“传贤不传子”,挑战了当时开始流行的门宦家族世袭制。他本人一生身着羊毛衫,生活极其清苦,与信众同甘共苦。这些主张,使得哲赫忍耶迅速在底层民众中传播开来,同时也埋下了与其他门宦,尤其是即将形成的华寺门宦(主张低声念诵和世袭)的冲突伏笔。

三、 道统的网——四大门宦的同源异流

正是通过伊玛目-冉巴尼对纳格什班迪耶的革新,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哲赫忍耶和其他各大门宦都声称自己有渊源。因为虎夫耶(低念派)主要承袭纳格什班迪耶的道统;嘎德忍耶承袭了古老的嘎德忍耶道统,而且创始人嘎德尔曾在伊朗继承和发展过哲合忍耶创始人哈姆丹的学说;哲赫忍耶(高念派)虽由马明心创立,但其道统也追溯到纳格什班迪耶和沙孜林耶以及嘎德忍耶;库布忍耶源自库布拉维耶教团。

它们都曾在某个历史阶段,与叶尔羌和喀什这两个灵性中心产生过交集,如同一条大河分出的四条支流,虽流向和形态各异,但源头处彼此相连。

五、 风暴前夜——大小和卓之乱

马明心在西北传播新教的同时,新疆正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曾经与马明心有过交集的黑山派与白山派的后裔——大小和卓,即波罗尼都和霍集占,正在悄然崛起。

他们作为白山派领袖阿帕克和卓的子孙,身上流淌着政教合一的野心。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后,希望利用他们的影响力维护新疆稳定。然而,这对兄弟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企图利用其宗教权威,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政权。

于是,在马明心的哲赫忍耶于甘肃河州与华寺门宦发生首次教争,预示着西北宗教格局即将洗牌的同时,新疆的大小和卓之乱也轰然爆发。这两场几乎同时发生、一在新疆(1757年)一在甘肃(1781年)的动荡,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走向,也为我们揭示了苏菲主义在传播过程中,那与政治权力永远纠缠不清的宿命。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