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天?通用汽车计提16亿美元背后,新能源车需求放缓信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0 09:53 1

摘要:消息一出来,股价立马就跌了,别觉得这只是笔普通支出,背后其实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突然“变脸”特朗普政府把新能源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给取消了,还放宽了尾气排放法规,等于变相给燃油车“开绿灯”。

通用汽车最近整了个大动作,本月14号直接给美国SEC交了份文件,说要在今年Q3财报里计提16亿美元费用。

消息一出来,股价立马就跌了,别觉得这只是笔普通支出,背后其实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突然“变脸”特朗普政府把新能源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给取消了,还放宽了尾气排放法规,等于变相给燃油车“开绿灯”。

通用一看这架势,觉得新能源车需求要凉,赶紧调整产能,这16亿就是这么来的损失。

通用这16亿计提拆开来算,挺有意思的,其中12亿是非现金减值,说白了就是“账面上的亏损”,不是真的把钱花出去了。

这部分主要是两块:一块是密歇根州的新能源电池工厂,本来计划2026年投产,现在产能要砍60%,设备放着没用,只能按减值算,光这就8亿;另一块是新能源车库存,Q2末堆了5万辆,按现在需求放缓的情况,得提前算跌价损失,又占了4亿。

剩下4亿就不一样了,是真金白银要花出去的现金类费用。

比如通用之前跟韩国电池供应商SKOn签了长期采购合同,现在产能砍了,合同得取消,光违约金就2.5亿;还有加州的新能源研发中心,说关就关,员工遣散费、场地违约金加起来又1.5亿。

本来想,通用前两年喊着“2025年新能源车产能100万辆”,投了300多亿建工厂、搞供应链,现在政策一变,这些投入全成了负担,也算是为之前的“激进”买单了。

这笔计提对通用利润影响不小,它Q2净利润才18亿多,同比已经降了35%,这16亿再一扣,Q3利润肯定得受冲击。

不过按会计规则,这笔钱会在non-GAAP里调整就是把这种偶发的损失去掉,让投资者看清核心业务咋样。

毕竟这不是通用日常经营出了问题,是政策突变导致的,不能混为一谈。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现在就要计提?不能等真的花钱了再记吗?这里就得说会计里的“权责发生制”了。

简单讲,就是不管钱有没有花出去,只要这事在这个季度发生了,就得记在这个季度的账上。

比如你下个月要发1万工资,这个月就得先记上“该付1万”,不能等发的时候再算。

通用这事儿就是这样,虽然12亿非现金减值没花钱,4亿违约金也没付,但“产能调整、合同取消”这事儿是在Q3定下来的,损失已经确定了,所以必须现在计提。

不光通用这样,其他大公司也这么操作,比如阿里2024年Q2计提了31亿多的股东诉讼准备金,当时还没付钱,但和解金额定了,就先记上;腾讯2023年Q4也计提了19亿多,是投资的公司估值跌了,还有之前收购的工作室商誉减值。

这些计提都会影响当期利润,但大多会在non-GAAP里去掉。

比如腾讯那次,计提后净利润少了19亿,但经调整EBITDA还是185亿,能看出核心业务没受影响。

通用这次也一样,去掉16亿计提,投资者才能知道它燃油车、中国市场这些核心业务到底赚不赚钱。

有意思的是,通用在北美忙着砍产能,在中国却卖得风生水起。

它Q2中国销量44.8万辆,增了20%,市场份额从6.3%涨到6.8%,别克的新能源车卖得特别好,比如ElectraE5/E4这两款,占了中国新能源车销量的70%。

为啥差别这么大?因为中国新能源政策没乱变,还加了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消费者有信心,通用本地化也做得好,比如车型适配中国充电标准,自然卖得动。

不光通用,整个行业都在变,大众最近宣布改汽车内饰,重新用实体按键,之前全触屏被吐槽不方便;福特也把“2030年全电目标”推迟到2035年,还加了50亿燃油车研发费。

说白了,不是新能源车不行了,是大家从之前的“一味激进”变得理性了,知道不能光靠政策补贴,得看市场真需求。

如此看来,通用这16亿计提不只是一笔会计数字,更像个信号新能源汽车赛道不再是“一路狂奔”,而是要开始“精耕细作”了。

对车企来说,以后不能光盯着一个市场、一个政策,得因地制宜,比如在中国继续加码新能源,在北美先稳一稳燃油车,这样才能少踩坑。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