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芦荟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不仅颜值高、养护简单,实用价值还特别高。它的生命周期很长,很多人家的芦荟几乎不用特意打理,就能长得旺盛,甚至能养几十年。
芦荟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不仅颜值高、养护简单,实用价值还特别高。它的生命周期很长,很多人家的芦荟几乎不用特意打理,就能长得旺盛,甚至能养几十年。
近日,广东一位女子分享了件神奇的事。姥姥家有一盆养了28年的芦荟,前年开始突然逐渐枯萎,家人尝试了修剪枯枝、晒太阳、浇水施肥等各种方法,都没能挽回。正当大家以为它没救了的时候,姥姥却十分淡定,说不用着急。
没想到入秋之后,这盆看似枯萎的芦荟竟然慢慢冒出了新芽,成功复活了!女子觉得格外新奇,就把这个过程分享到了网上。
她表示,这盆芦荟陪伴姥姥二十多年,一直都是自然生长,长高开花后修剪掉,又会重新萌发,循环往复,从来都不娇气。之前根系萎缩、叶片枯萎时,大家都慌了,还好最终它自己挺了过来。
帖子一经发出,就引来大量网友围观热议。有网友留言说,这种老芦荟放在家里能祛病祈福,祝姥姥长寿安康;还有人说这盆芦荟价值不菲,一定要好好保护。
不少养芦荟的高手也纷纷现身,有人晒出自己养了二十多年的芦荟,根部粗达二十多厘米,还询问是否有人收购;还有人分享自家芦荟疯狂繁殖,从2盆变成20盆,不停分盆都种不完。
很多网友好奇,怎样才能养出像姥姥家这样的芦荟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养护技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
1.选对品种是关键
想养成壮观的芦荟树,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市面上芦荟品种繁多,并非所有品种都适合培育成大型植株。
库拉索芦荟生长速度快,植株体型大,叶片肥厚饱满,适应性和生命力都很强,是打造芦荟树的优质之选。
不夜城芦荟叶片排列紧凑,形态美观,生长过程中容易形成粗壮的茎干,经过多年养护,也能长成引人注目的芦荟树。
中华芦荟虽然有一定观赏价值,但生长速度较慢,植株体型相对较小,很难达到那种壮观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护目标,选择生长潜力大的品种。
2.配制适宜的土壤
土壤是芦荟生长的基础,合适的土壤能提供充足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芦荟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按比例混合配制。
腐叶土富含有机质,能为芦荟补充丰富营养;园土保水性和肥力适中;河沙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避免积水导致烂根。一般来说,三者比例控制在3:2:1左右为宜。
配制土壤时,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比如鸡粪、牛粪等,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为芦荟生长提供充足能量。
3.保证充足的光照
芦荟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对它的生长至关重要,每天至少要保证4-6小时的光照时间。
春秋季节阳光温和,可以将芦荟放在室外或阳台光照充足的地方,让它充分接受阳光滋养。夏季阳光强烈,需要适当遮荫,中午可以移到室内或有遮阳网的地方,避免叶片被晒伤。
冬季阳光较弱,要尽量让芦荟多晒太阳,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窗台或阳台即可。如果光照不足,还可以用植物补光灯补充光照,确保它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4.合理控制浇水
浇水是芦荟养护的关键环节,它耐旱性强,但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长。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等土壤表面干燥后再浇,浇水时要浇透,让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壤中。
春秋季是芦荟的生长旺季,对水分需求较大,可以每隔7-10天浇一次水。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可每隔5-7天浇一次水,同时要注意通风,防止湿度过大引发病害。
冬季气温低,芦荟生长缓慢,对水分需求减少,每隔15-20天浇一次水即可,保持土壤微微干燥更有利于越冬。
5.科学进行施肥
芦荟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养分支持,施肥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烧根。
生长季节可以每隔1-2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比如腐熟的豆饼水、复合肥溶液等,液肥浓度要控制在1:1000-1:2000之间。施肥时要注意避免肥料溅到叶片上,以免烧伤叶片。
除了液肥,还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一些缓释肥,能缓慢释放养分,为芦荟提供持久的营养支持。冬季芦荟生长缓慢,可停止施肥,避免造成养分浪费和肥害。
6.适时修剪整形
随着芦荟生长,可能会出现枯枝、病枝或过长的枝条,这些不仅影响美观,还会消耗植株养分,影响健康生长,需要适时修剪整形。
修剪时要使用锋利干净的剪刀,避免对植株造成二次伤害。枯枝、病枝要从基部剪掉,防止病菌传播;过长的枝条可根据需要适当修剪,保持植株形态美观。
修剪后可以在伤口处涂抹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止伤口感染。合理的修剪能促进新枝生长,让芦荟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植株更加健壮。
来源:小猪的美食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