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有所上升,预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在未来继续上升。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这促使人们探索新的治疗策略。通过免疫刺激增强人体自身对恶性细胞的反应一直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重点。而溶瘤病毒(OVs)就是目前正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有所上升,预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在未来继续上升。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这促使人们探索新的治疗策略。通过免疫刺激增强人体自身对恶性细胞的反应一直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重点。而溶瘤病毒(OVs)就是目前正在癌症治疗中探索的一种免疫治疗工具。
关于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是天然存在或转基因的病毒,可在癌细胞内选择性感染和复制,具有诱导溶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全身抗癌免疫的潜力。溶瘤病毒(OV)疗法基于病毒在癌细胞中的选择性复制及其随后在肿瘤内的扩散,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它代表了一类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癌症治疗手段。
通常,溶瘤病毒可分为两大类:
1.天然倾向于在癌细胞中复制、且对人类通常无致病性的病毒,这往往是因为它们对先天抗病毒信号通路高度敏感,或依赖于促癌信号通路。这类病毒包括自主性细小病毒、粘液瘤病毒(MYXV)、新城疫病毒(NDV)、呼肠孤病毒和塞内卡谷病毒;
2.经过基因操作用作疫苗载体的病毒,如麻疹病毒(MV)、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痘苗病毒,以及/或者那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携带在正常细胞中(而非癌细胞中)复制所需的基因突变或缺失的病毒,如腺病毒(Ad)、单纯疱疹病毒(HSV)、痘苗病毒(V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
2015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 1 型 (HSV-1)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 (T-VEC) 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这是第一个获得 FDA 批准的溶瘤病毒。在那之后,已经开展了许多溶瘤病毒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溶瘤病毒联合化疗,胰腺癌生存期大幅提升
近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一款溶瘤腺病毒VCN-01(zabilugene almadenorepvec)联合化疗用于胰腺导管腺癌的IIb期VIRAGE试验的扩展数据将在此公布。
112名患者被随机分配,与仅在第4周期开始使用标准治疗的患者(第I组)相比,接受了2剂VCN-01治疗后,再开始第4周期GA治疗的患者(第II组)在总生存期方面表现出了更显著的改善,第II组为14.8个月,第I组为11.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第II组为11.2个月,第I组为7.4个月。
安全性方面,VCN-01的给药耐受性良好。所有与VCN-01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共13例)均已缓解,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流感样症状(13.2%)、转氨酶升高(5.7%)和药物性肝损伤(3.8%)。
结果表明,与标准治疗相比,VCN-01+化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结语
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恶性肿瘤免疫疗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溶瘤病毒杀伤肿瘤的机制日益清晰,临床试验也逐渐展开。随着技术手段不断进步,溶瘤病毒疗法有望成为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致命恶性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来源:康和源免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