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福建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财政厅等军地23个部门出台福建省军队文职人员跨军地政策,涉及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住房、配偶就业等多项保障,并涵盖交通、旅游等社会优待。政策明确,地方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定向招聘军队文职人员未就业家属;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
福建新闻广播携手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推出特别专题节目《军民情》
本周看点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推出两项拥军新举措
罗庆春赴泉州调研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
2025年福建省兵志愿者培训班在沙县举办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全省掀起缅怀隐蔽战线英雄的热潮
【本期之星】96岁抗战老兵于振海:一生践行爱党报国的誓言
平潭优化调整驻岛官兵及随军家属医疗保障政策
龙岩创作8个闽西英烈故事情景剧
本期头条
近日,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两项拥军新举措,聚焦军队文职人员待遇保障和现役军人父母养老服务,着力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家庭的浓厚氛围。
今年,福建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财政厅等军地23个部门出台福建省军队文职人员跨军地政策,涉及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住房、配偶就业等多项保障,并涵盖交通、旅游等社会优待。政策明确,地方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定向招聘军队文职人员未就业家属;军队文职人员子女可按规定入读户籍或单位驻地所在地公办幼儿园;还可享受免费参观公园景区、公益性博物馆、优惠乘坐公共交通等优待。
针对现役军人牵挂父母养老的问题,福建省在漳州、厦门、泉州等地率先试点推行军人父母养老服务。东山县为军人父母发放集成军属地址、健康档案等信息的“养老服务卡”,凭卡可享受免费公交、免景区门票、医疗优先及“红色助老队”上门服务。厦门市11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现役军人父母优待工作的措施》,从养老、医疗、住房等七个维度为现役军人父母提供优待,包括优先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优先申请保障性住房、免经济核查法律援助等服务。泉州市惠安县实行“普惠+重点”服务模式,军人父母可自主选择机构养老或居家养老,并享受相应补贴与全套配套服务。
“政策资讯”专栏
10月15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启动,计划招录3.81万人。其中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名将于10月24日截止。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6年考研新规,明确退役军人可享初试总成绩加10分、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立功人员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为退役军人深造提供政策支持。
10月15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庆春到泉州市调研退役军人、双拥工作。罗庆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接受省委巡视为契机,深入实施“精准服务工作模式”,全力冲刺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重点任务,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泉州军分区政委陈永团参加有关活动。
10月11日至18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举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承办的福建省农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兵志愿者)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三明沙县召开。全省共52名优秀退役军人志愿骨干参训。
10月13日至16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12名军休干部到龙岩市武平县大禾镇红军烈士陵园、刘亚楼将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摄影采风活动。
近日,“胜战·2025—八闽抗战英烈事迹巡展”在龙岩市行政办公中心开展。巡展分为“爱国、赴死、血战、团结、必胜”5个篇章,生动再现了22位闽籍或在闽战斗的英烈和3个抗战英烈群体的感人故事。
近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吴石、聂曦、王正均等三位福州籍烈士的事迹受到广泛关注。9月30日,群雕“统一之愿”在福州市革命英烈纪念园落成,再现三位烈士的英雄形象,成为市民、学生、官兵等各界群众缅怀追思的重要地点。此外,仓山区螺洲镇吴石故居、吴氏祠堂纪念室及格致中学校园内的吴石雕像等地,也迎来众多瞻仰者。
“本期之星”之
“致敬抗战老兵”专栏
挖掘抗战老兵事迹,重温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本期为您讲述《96岁抗战老兵于振海: 一生践行爱党报国的誓言》的故事。
1929年,于振海出生于山东省北掖县(今莱州市)。快乐的童年生活在日军铁蹄踏入山东后戛然而止。他随父亲前往东北谋生期间,亲眼目睹同胞受辱,在心中埋下了"要保护国人"的信念。"被日本人虐待得狠了,就一个念头:要当兵,把这些坏人赶出去!"
1944年,他辗转回到山东老家,正赶上日军扫荡。怀着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他瞒着母亲加入西海军分区独立团。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战后回乡时,母亲早已离世,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可他常说,“那个年代,没人能独善其身,只有投身抗战,才能保家卫国。只有把鬼子赶跑,更多的家庭才能不分离。”
抗战期间,于振海既是战斗员又是卫生员。回忆第一次上战场,他说:"也会有点害怕,但看着身边的战友都往前冲,很快就不怕了。"在缺衣少食、武器匮乏的条件下,战士们甚至要"到战场上捡枪,自己摸索着打"。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才知道当年同村参军的8个人,只剩他还活着。"我是替这些战友们活着。"老人动情地说。
1946年5月,于振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平津、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他冒着炮火抢救伤员,"那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战友救回来。"因为在战场里的突出表现,于振海被评为战场救护模范。
解放后,他与有着相似参军经历的柯秀宽结为连理,相伴七十二载。婚后,两人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并以爱国爱家、勤奋踏实的家风严格要求子女。
如今,96岁的于振海依旧珍藏着自己的每一枚纪念勋章。他常说,这些荣誉属于所有牺牲的战友。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于振海把“爱党、爱国、爱人民”刻进了骨子里,用一生践行着保家卫国的誓言。
基层动态
近日,福建省委宣传部通报确定10个“2026年福建省基层特色宣讲团”,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榕城红音·老兵讲+”红色宣讲团成功入选。
日前,龙岩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创作推出《祁连山上杜鹃开》《赤色黎明:瞿秋白》等8部英烈故事情景剧。该系列作品以歌颂闽西革命先烈斗争史为主题,生动再现了瞿秋白、廖海涛、吴富莲等革命先辈在民族危亡之际,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有力弘扬了红色传统与英烈精神。
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优化驻岛官兵及随军家属医疗保障政策,保障对象为常驻官兵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政策明确保障标准,设立临时医疗补助机制。协和医院平潭分院作为定点医院,设立军人服务中心,提供优先诊疗、专属拥军诊疗卡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满足官兵医疗需求。
医院医务科干事念望源介绍:“针对驻岛官兵及随军家属,医院还制定了专属拥军诊疗卡,方便其快速完成费用结算;若遇特殊情况或有紧急医疗需求,医院也会第一时间协调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
近日,三明市宁化光荣院正式揭牌运营,首批6名重点优抚对象入住。据了解,光荣院占地9219.57平方米,设置床位200张,配套道路、绿化及户外运动场地等设施。
本期《军民情》节目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闻宣传与政务信息小组负责组稿。
2025年《军民情》特别专题节目,每周日18:20—18:30准时播出。
敬请您锁定福建新闻广播调频FM103.6,一起感受新时代新福建退役军人奋力投身“不忘初心担使命、退役军人立新功”实践,积极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风采。
来源:福建新闻广播FM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