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获胜,有人喊失望,有人扬言要出走,蓝营各路人马反应曝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16:24 1

摘要:蓝营这场改选表面上尘埃落定,底下的暗流却才刚开始翻涌。蔡育辉一句“我就不支持她”,直接点燃选后第一把火。他认为郑丽文的路线“太往陆靠”,自己身为本土派绝不认同,甚至放话“她不改,我就走人”。云林的张丽善也没藏着掖着,坦言对结果“很失望”,她和哥哥张荣味原本全力

蓝营这场改选表面上尘埃落定,底下的暗流却才刚开始翻涌。蔡育辉一句“我就不支持她”,直接点燃选后第一把火。他认为郑丽文的路线“太往陆靠”,自己身为本土派绝不认同,甚至放话“她不改,我就走人”。云林的张丽善也没藏着掖着,坦言对结果“很失望”,她和哥哥张荣味原本全力挺郝龙斌,如今只能劝大家勉强接受现实,盼2026、2028能打出一场漂亮翻身仗。

柯志恩则说得更客观,认为这次封闭式票决让结果和社会期待出现落差,提醒郑丽文必须多听基层、多对话。同属南部战区的谢龙介也点出重点:这是新局面,郑丽文必须尽快统合各方;绿营过去一年半的强硬态度、以及2026县市选战,都是摆在眼前的硬仗。各县市情况不同、问题不同,新任党魁得先摸清各地盘的真实状况,再推进蓝营与在野力量的整合。几句话,已经把蓝营内部那道路线裂缝清清楚楚地摆在桌面上。

事实上,这场蓝营主席选战是从全台383个票所投票揭晓的。总人数33万1145,实际投票13万0678,投票率39.46%。六位候选人中,郑丽文拿下6万5122票,大赢郝龙斌4万6551票,成为继洪秀柱之后第二位女性党魁。从下午开票一路领先到晚间定案,她的名字几乎稳挂榜首,也让蓝营迎来久违的“女掌门”。当晚,郑丽文在胜选感言中感谢所有对手,并呼吁团结,称“分歧可以讨论,但团队必须向前”。

高层反应接踵而至,朱立伦第一个致电郑丽文,恭喜她带领蓝营迈向新局,强调“团结是唯一的路”,并说自己“永远是蓝营志工”。郝龙斌也没多说,表示尊重大家的选择,祝福新主席能整合各方力量。罗智强显然早有准备,除了发声明恭贺,还亲自打电话祝贺,语气轻松:“选战结束,就是团结的开始。”他还特别提到,大家都曾为蓝营出力,这场热闹的选举,是彼此激荡、共同思考未来的过程。他也特别感谢朱立伦与团队这些年的攻坚克难,认为这些努力为蓝营奠定了多次关键胜仗的基础。

被外界视作挺郝、罗的徐巧芯也在结果底定后第一时间发文祝贺,主张团结为先;并强调全力支持蓝委在立院拼搏是当前首要任务,其后才是接续各项选战节奏。

台中方面,卢秀燕虽被视为热门,却最终没参选,也未公开挺谁。她的嫡系黄健豪早前批郑“履历空白、没打过胜仗”,劝大家支持郝或罗。选举结果显示,郑在台中整体过半,但在黄的大本营北屯、新社两区仍输了。18日晚,卢秀燕出席爵士音乐节,面对媒体只笑着说“谢谢,大家辛苦了”,随即上车离开。北边桃园市长张善政原本力挺郝龙斌,选后话锋一转,表示“团结是新的起点”。彰化的王惠美则祝贺郑丽文,希望她带领蓝营开创新局。而云林的张丽善,虽然嘴上说“失望”,但仍强调必须团结迎战地方与总统选战。

在党内体系统合上,傅昆萁率先发文祝贺,直言“蓝营现在家徒四壁”,郑丽文敢接下这烫手山芋,值得敬佩。他承诺会全力配合、整合各县市力量,为2026、2028打好基础。他并表示,52位蓝委将与郑同心协力,把2026/2028两场硬仗当作共同坐标。郑系蓝委游颢则建议郑第一件事要“建立与蓝委的直接沟通管道”,让党中央和立院能同频。蓝委吴宗宪也表态,党内应服从新领导,合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至于其他几位候选人,态度大多平和。张亚中没接到郑的电话,但他在社群发文感谢结缘,也呼吁郑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引领蓝营走向革新与和平。蔡志弘则说,“胜选是责任的开始”,希望郑能展现礼贤下士的气度,逐一拜访对手,凝聚共识。他强调“大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让蓝营更好”。卓伯源尚未表态,郑只透露自己已致电感谢这位“台大学长的赐教与承让”。

这场改选的余波不只局限在蓝营内部,白营那边也很快表态。黄国昌第一时间祝贺郑丽文,称她的当选代表“优秀女性的肯定”,并期待蓝白两阵营未来能在政策上深化合作,一起打破绿营的僵局。白委张启楷也解读这次选举的关键词是“世代交替”和“下架绿营”,他认为郑的出现象征蓝营年轻派、战斗派崛起,是重整旗鼓的信号。同时,萧旭岑也转述马英九看法:除向郑表达恭贺、并勉其坚守立场、力促和平,还呼吁推动蓝白合作,2026打底、直指2028;马并强调“世代既已接棒,老干新枝要同行致远”。

此外,不少政治评论也认为,这次蓝白之间的互动可能暗示着新的政治排列组合。尤其在绿营掌权多年、社会情绪累积的情况下,郑若能在两岸议题上取得平衡、同时推动在野整合,或将重新定义蓝营在岛内政治版图中的位置。这也是黄国昌等人释放善意的真正含义——试探合作的可能性。

在基层,氛围出奇热烈。许多票所出现排队投票的景象,连老党员都感动得眼眶发红,说“蓝营终于有救了”。一位中年党员杜先生表示,这次参与算踊跃,显示大家对蓝营的前景重新燃起信心。他希望新主席能有国际观,多与世界接轨。83岁的陈姓长者则语重心长地提醒,蓝营过去忽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尤其南部乡间民众更信广播与庙口宣传,希望郑能平衡网络与地方动员,“别只顾年轻人,也要顾老百姓听得懂的地方话。”

一些年轻党员也罕见站出来发声,他们认为郑丽文代表“世代转折”,但更期待她在组织文化上带来新空气,不再让蓝营陷在“老人政治”与“守旧路线”之间的拉扯。有人直言,如果这次郑能撑起气势,把蓝营带出政治泥沼,那才算真正的翻篇。否则,这场胜选不过是一场短暂的狂欢。

可以说,这场胜选既是蓝营久违的振奋,也是一场严峻考验的起点。郑丽文赢得漂亮,却得面对更艰难的整合任务——路线要调、派系要安、基层要稳、2026与2028都得赢。她接下的不只是一张党魁椅,更是一张写满期待与压力的考卷。

外界普遍认为,她接下来的动作会决定蓝营未来五年的命运。郑若能在三个月内稳住高层、修复地方裂痕,并以务实态度处理两岸与民生议题,那她不仅能巩固蓝营版图,更可能成为岛内女性政治力量的新象征。反之,若陷入旧派内斗与路线争议,那她的“历史性胜选”也可能很快被消耗殆尽。对蓝营来说,这一局赢在票箱,能不能赢在未来,就看郑丽文的手腕够不够硬。

来源:乔川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