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巡视制度,对于稳固皇权和维护统治方面,有何优劣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9 15:54 1

摘要:唐朝巡视制度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特殊治理方法,它对中央权力与地方事务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这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不过也不能不注意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这种制度之下,我们还可从当中得到一些针对现代监督制度设计方面的启示。

唐朝巡视制度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特殊治理方法,它对中央权力与地方事务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这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不过也不能不注意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这种制度之下,我们还可从当中得到一些针对现代监督制度设计方面的启示。

唐朝的巡视制度一开始就是独立的。这个制度是皇帝亲自把握,并且具体实施监察工作的是察院。这些监察官员只是给皇帝打工的,没有普通官僚体系来干扰他们。这样巡视就少了行政干扰,保证了真实可靠的信息。在武则天时期,为了能有效进行监督工作,建立了每年定期的巡按制度即岁终巡按制度,以保持其监督工作的长期性与有计划地实施。人员选拔也非常严格,所有的监察御史都是由皇帝敕命的,尽可能地避免地方权力对监察工作的干预。这些官员可以绕过层层上报制度,直接向皇帝报告,所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更有保障,御史所巡行的范围以及检查的内容都是由皇帝单独指派的,因此御史能够更加直白地体现皇帝的意思。

巡视方式多样也是唐朝制度的一大特点,不仅有中央直接派遣监察官员巡视还有地方政府的定期巡察工作。二者互相补充,提高了工作效率。唐帝国的皇帝自己去巡视,也是有的,并且可见皇权对地方事务的关注之深,这种巡视既可以是平时的工作,也可以应对紧急状况。有时会特意派遣使者去对一些比较麻烦的事做一些临时监督处理,开元年间那十道巡察使和采访处置使就是把这种监督工作做成了立体的。这种比较灵活多样的监督安排,让监督效果有相当大的保障,而巡视涵盖的内容也是比较丰富的,从地方官员管理到民风民俗考察,几乎无所不包,这比简单的行政监督要全面得多。

钦差大臣持节巡视,都具有代天子临视地方的效果,使皇权直接延伸到地方基层。由巡视官员直接接触地方百姓,真正了解实际情形,从而打破地方信息被少数官僚垄断的状况。巡视官员除监察一般性行政事务外,还会参与一些重大事务的决策,以保证中央政令的有效实施。有些时候,甚至皇帝会把这种官职当成比刺史还大的权利授予给这些官吏,在唐朝的开元年间,所谓采访处置使,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代替刺史去履行其相应的职责。这种特别的授权是制度保障。

唐朝的巡视制度并不完善,它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制度过于依赖皇权的强弱。皇帝权威高时,巡视制度运行得不错,要是皇帝的能力弱些或者懒散不勤于政务的话,那整个制度就会成摆设。唐玄宗晚年疏于政务,巡按官员的质量和能力大打折扣,最后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时间一长此制度也未很好的接续皇权需要,在晚唐时期宦官开始把控巡视使的任命,并出现异化,原本监督性的职责已经丧失殆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权力配置不均衡,有的监察官员手里的权利太大,在监督时还要担负起行政管理的任务,这就出现了“裁判员”与“选手”角色搞混的情况。模糊的界限使一些官员开始滥用权力,成为新的“腐败”源头。唐朝对行政功能的三级衡量也存在协调性问题,道、州和县三级官员权责矛盾常常发生,造成地方政府管理资源和精力上的浪费。

制度渐渐产生异化同样不能忽视,在岁月的长河里,特别是到了天宝期间,那些被称作“使”的职官开始与职事官共同存在,这引发了职权体系变得愈发繁杂的情况。一些本为临时机构的使职机构最后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官轻使重”又导致了中央权威的下降。这种权力下放使得军事、 财政大权渐渐地从中央转到地方,于是地方长官就得到了更大的自主权力,最后造成藩镇割据的祸根。这些东西要予以充分看重,因为这显示出制度规划在应付社会改变之时存在局限性。

随着唐朝中后期藩镇势力兴起,巡视制度在有的时期不能适应复杂的当地权力结构,部分御史及使职人员利用制度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度的运行。地方势力日渐壮大起来,巡视的权力并不能完全压制这些强势的藩镇,在这个历史阶段,这样的制度其效能开始减弱下去。

唐巡视制度为我们如何建立一套监督机制提供了些许启示,在一定程度上,它使我们认识到监督权力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要对监督权进行适度的把握。如果权力太小,监察制度就名存实亡;权力太大,腐败就容易滋生。监督机构也要防止功能异化,应当尽可能做到分工明确,又要防止集中权势的后果。制度设计得有弹力又稳固些,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的硬邦邦,要能灵活应对不同的时期的需求,还得权责清楚才行。

唐代巡视制度的实施也体现了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之间平衡的意义,一味强调中央权威可能会受到地方的抵制,如果地方势力过大也会对国家的统一造成影响。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两者之间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使整个国家得到长时间稳定的治理。

唐朝的巡视制度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它一方面是个国家治理的方式,一方面是后世了解古人权力机构的窗口。从中吸取教训可以让我们打造起更有效率、稳固并具权威的监督体系,推动现代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改进提升。

来源:红楼痴迷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