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姐是一名社区文员,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就嚼几口饼干;平时不爱喝温水,总靠冰奶茶解渴;下班回家累得只想窝在沙发上,连下楼遛弯都懒得动。
张姐是一名社区文员,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就嚼几口饼干;平时不爱喝温水,总靠冰奶茶解渴;下班回家累得只想窝在沙发上,连下楼遛弯都懒得动。
一开始她只是偶尔腹胀,以为是吃多了没在意,后来吃点凉的、辣的就拉肚子,还总没胃口。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得了慢性肠炎,问题就出在那些她没当回事的日常习惯上 —— 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其实都在悄悄伤肠道。
4 个伤肠习惯,别再不当回事
肠道其实很 “娇气”,一些看似平常的行为,长期下来会让它越来越脆弱。
饮食不规律,饥饱不定
很多人忙起来忘了吃饭,饿到胃痛才找东西填肚子,一吃就吃到撑。这样会打乱肠道消化节奏,让肠道里帮忙消化的好细菌群失衡,坏细菌变多,慢慢就会腹胀、拉肚子。
建议:无论多繁忙,务要按时进餐。进食时切勿狼吞虎咽,应细嚼慢咽,为肠道预留充裕的消化时间,如此方能呵护肠胃,裨益健康。
喝水少,全靠饮料凑
有人一天喝不到两杯温水,渴了就喝奶茶、可乐。这些饮料里的糖和添加剂会刺激肠道黏膜,没足够温水还会让肠道蠕动变慢,食物残渣在肠道里待久了,会加重肠道负担。
建议:每日应摄入 1500 - 2000 毫升温水,约 7 - 8 杯。若喜好甜饮,偶尔沏一杯淡柠檬水,既能满足味蕾,又有益健康。
久坐不动,肠道 “偷懒”
整日上班久坐、下班瘫躺,如此生活状态下,肠道也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跟着“歇菜”,难以维持正常运转。久坐让腹部血液循环变慢,肠道没足够 “动力” 蠕动,时间长了会让肠道里的废物排不顺畅,还可能堆积毒素。
建议:每坐 1 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每天抽 20 分钟散散步,帮肠道 “动起来”。
偏爱重口味,辣油甜不离口
火锅、烧烤、麻辣串配甜品,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辣的会刺激肠道黏膜,油的难消化,甜的会让坏细菌疯长,时间长了肠道肯定 “抗议”。
建议:每周吃重口味食物别超 2 次,平时多吃清蒸、清炒的清淡菜。
保护肠道,做好 5 件小事
护肠道不用搞复杂,日常小事做好就行,关键在坚持。
首先,多吃肠道 “喜欢的食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菠菜、西兰花等蔬菜,苹果、香蕉等水果,都含有能帮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还能养出更多好细菌,平时可以把白米饭换成糙米饭,每天吃够 1 斤蔬菜、半斤水果。
其次,吃饭别着急,细嚼慢咽 :很多人吃饭快,食物没嚼碎就咽,会让肠道多费力。每口咀嚼约二十下,促使食物充分细化。如此一来,能有效减轻肠道消化负担,让肠胃在日常运转中更为轻松自在。
然后,别熬夜,规律作息:熬夜会打乱肠道 “生物钟”,让它该休息时还得工作。尽量晚上 11 点前睡,让肠道好好 “歇着”。
还有,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要洗干净,生熟食物分开放,别吃变质的东西,避免坏细菌进肠道 “捣乱”。
最后,偶尔给肠道 “放个假”:每周选一天吃点粥、面条这类清淡好消化的,别吃油腻难消化的,让肠道轻松一下。
肠道 “求救” 信号,别忽视
肠道若有不适,会发出信号以作警示。此时切不可隐忍,应及时做出调整,或前往就医,如此方能保障肠道康健。
肚子总 “闹脾气” :经常腹胀,没吃多少也觉得肚子鼓,或吃了东西后隐隐作痛,可能是肠道消化不动了。
口气重,刷了牙也没用 :如果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还口臭,可能是肠道毒素堆太多,从口腔散出来了。
没胃口,吃啥都不香 :平时爱吃的东西突然没兴趣,吃一点就饱,大概率是肠道消化功能变弱了。
总觉得累,没力气 :肠道功能欠佳会对营养吸收造成不良影响。当身体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时,能量供应不足,人便会常常陷入疲惫之境,难以摆脱倦怠之感。
这些信号要是持续超 1 周,别自己随便吃药,赶紧去医院,别拖成慢性病。
肠道堪称人体中 “默默耕耘” 的器官。它肩负着繁重使命,承担着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以及排出毒素的重任,于悄无声息间维系着身体的正常运转。现在很多人忙得忽略它,觉得 “忍忍就好”,但肠道的伤是慢慢攒的,真出问题遭罪的还是自己。
其实护肠道很简单,按时吃饭、多喝温水、别久坐、少吃重口,这些小事坚持下来,肠道就能一直健康。毕竟不管是拼工作还是享生活,有个好肠道,才有好身体呀。
来源:戒槟榔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