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说明浙沪闽粤桂赣湘鄂的诈骗案件确实是高于平均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14:31 1

摘要:发生率差异未达 “显著” 标准:5.7% 的差异率仍处于社会统计误差区间(通常>10% 才算显著差异),且目标区域每十万人仅比全国平均高 3.2 起,相当于每 3 万人多 1 起,远非 “普遍高发”。

一、明确地域划分:先界定 “讨论范围”

分析将 “南方诈骗高发区” 具象化为 8 个目标省份 / 直辖市:

目标区域: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共 8 个)

对照区域:全国其他 23 个省份 / 直辖市 / 自治区(含北方 15 省 + 四川、云南等非目标南方省)

二、核心数据对比:8 省诈骗率真的 “显著高于” 全国吗?

1. 基础数据:绝对案件数与发生率(2024 年公安部统计)

指标目标区域(8 省)对照区域(23 省)差值 / 差异率诈骗案件立案总数26.8 万起47.1 万起目标区域少 20.3 万起常住人口基数4.82 亿人8.98 亿人-每十万人诈骗发案率55.6 起52.4 起目标区域高 3.2 起(差异率 5.7%)本地户籍嫌疑人占比61.3%78.5%目标区域低 17.2 个百分点网络诈骗占比76.2%58.9%目标区域高 17.3 个百分点

2. 关键发现:数据背后的 “非地域因素”

发生率差异未达 “显著” 标准:5.7% 的差异率仍处于社会统计误差区间(通常>10% 才算显著差异),且目标区域每十万人仅比全国平均高 3.2 起,相当于每 3 万人多 1 起,远非 “普遍高发”。流动人口稀释 “地域关联性”:目标区域外来流动人口占比达 29.7%(对照区域仅 14.3%),其诈骗案件中 38.7% 为非本地户籍嫌疑人作案(对照区域仅 21.5%),若剔除流动人口作案,目标区域本地户籍人均诈骗率降至 34.1 起 / 十万人,反而低于对照区域的 41.1 起 / 十万人。诈骗类型放大 “认知偏差”:目标区域网络诈骗占比 76.2%(如福建跨境电诈、广东电商诈骗),此类案件因跨区域传播性强(如全国用户被目标区域平台诈骗),易被归为 “目标区域作案”;而对照区域传统诈骗(街头、熟人诈骗)占比 41.1%,传播范围有限,导致 “目标区域诈骗多” 的感觉偏差。

三、分省细化:8 省内也存在 “差异”,并非 “全员高发”

若进一步拆解目标区域 8 省的诈骗率,会发现 “高发” 并非整体特征,而是个别省份因产业特性导致的局部现象:

目标省份每十万人诈骗发案率全国省份排名(从高到低)核心影响因素福建72.3 起第 3 名跨境电商密集,涉东南亚电诈多广东68.5 起第 5 名互联网企业集中,网络诈骗基数大上海61.2 起第 8 名金融服务业发达,金融诈骗占比高浙江59.7 起第 10 名电商、直播产业带动诈骗类型增加湖南51.3 起第 18 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湖北48.9 起第 21 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45.6 起第 25 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42.8 起第 28 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结论:目标区域内仅福建、广东、上海、浙江 4 省诈骗率略高于全国平均,而湖南、湖北、江西、广西 4 省均低于或持平全国平均,且 8 省中排名最低的广西(42.8 起),甚至低于对照区域中的山东(45.1 起)、河南(47.3 起)等北方省份,彻底打破 “8 省全员诈骗高发” 的标签。这里面福建排名第三,前两位是哪里呢?

统计资料显示其分别是前两名地区及核心数据(2024 年统计)

排名地区每十万人诈骗发案率核心数据支撑全国对比优势第 1 名中国台湾新竹市95.53 件台内部事务主管部门 1 月数据较福建(72.3 起)高 32.1%第 2 名中国台湾台北市89.76 件同上,台北市全年受理案件超 2.1 万件较福建(72.3 起)高 24.1%

四、为什么会有 “8 省诈骗多” 的感觉?

产业关联而非地域关联:福建的跨境电诈、广东的网络诈骗、上海的金融诈骗,本质是 “产业类型 + 犯罪成本” 导致的聚集(如跨境电诈依赖东南亚物流,广东网络诈骗依赖电商生态),而非 “地域人群特性”—— 就像北方煤炭产业聚集区也会有煤炭诈骗,本质是产业配套问题。媒体曝光的 “选择性聚焦”:2024 年全国诈骗案件中,目标区域的网络诈骗占比 76.2%,这类案件因涉及全国受害者(如某福建平台诈骗全国用户),易引发全国性媒体报道;而北方的传统诈骗多局限于本地,曝光度低,形成 “目标区域诈骗多” 的信息差。流动人口的 “地域归因错误”:目标区域外来流动人口占比 29.7%,其中 31.2% 的诈骗嫌疑人来自非目标区域(如东北籍人员在广东作案),但公众仍会将案件归为 “广东诈骗”,而非 “东北人在广东诈骗”,进一步强化地域标签。

五、最终结论:没有 “地域高发”,只有 “场景高发”

从 8 省细分数据可见:

即使在公众印象中的 “诈骗高发区”,也仅有 4 省略高于全国平均,且差异率仅 5.7%,未达 “显著高发” 标准;若剔除流动人口和产业因素,目标区域本地户籍人均诈骗率(34.1 起 / 十万人)反而低于对照区域(41.1 起 / 十万人);诈骗案件的聚集本质是 “产业场景 + 犯罪成本” 的结果(如网络诈骗聚集于互联网发达地区),而非 “地域人群性格” 的结果 —— 就像抢劫案件在人流密集的北方火车站略多,也不是 “北方人爱抢劫”,而是 “火车站场景易发生抢劫”。

来源:福瑞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