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拖一个月,尤文就可能白捡米林科维奇,米兰球迷去年冬天已经体验过“免签被截胡”的苦涩,这回还要再来一次?
再拖一个月,尤文就可能白捡米林科维奇,米兰球迷去年冬天已经体验过“免签被截胡”的苦涩,这回还要再来一次?
冬窗最尴尬的不是没钱,而是有钱也买不到人。
米兰管理层现在面对的,就是这道送分题:花800万,立刻把30岁的全能中场带回家;或者等到6月,看尤文在合同上潇洒签字,自己只能拍大腿。
800万贵吗?对比六年前1.4亿的标价,跳水价只剩零头。
当年洛蒂托一口回绝,现在利雅得新月主动松口,原因只有一个:合同只剩半年,再不放人,真就颗粒无收。
沙特联赛节奏慢,观众少,转播镜头里常能看到球员原地喘气。
米林科维奇在这种环境踢了两年,竞技状态没人敢打保票,但“状态未知”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机会窗口”也在同步缩水。
2026世界杯越来越近,球员本人想回欧洲刷比赛时间,这是明牌。
米兰正好缺一个能立刻插进首发的B2B中场:奇克伤病反复,本纳赛尔又刚伤愈,阿德利防守选位总被吐槽,托纳利走后留下的空当到现在都没填满。
塔雷这层关系,说玄也玄,说简单也简单。
当年是他把米林从比甲带到拉齐奥,师徒情分在,电话接通就是熟人局。
转会谈判里,熟人一句“来试试”往往比经纪人十页PPT管用。
尤文那边算盘打得精:再等五个月,签字费+高薪就能抢人。
基耶利尼和科莫利出面游说,自带“国家队+意甲”双保险,对塞尔维亚人吸引力不小。
米兰如果拖到夏天,就要和斑马军比拼“谁家的未来计划更会画饼”,显然不占优势。
有人担心30岁年纪大,其实意甲中场30岁正值第二春。
看看国米姆希塔良、罗马佩莱格里尼,跑动距离反而比25岁更聪明。
米林身高1米92,对抗下盘稳,踢法不靠爆发力,年龄磨损相对小。
技术特点也正好补米兰短板。
过去两年,球队怕高位逼抢,后卫线出球只能长传找莱奥,线路单一。
米林背身拿球、一脚出球的能力,能把第一点的乱球洗成第二点优势,瞬间把阵型推过半场。
工资方面,沙特税后的数字确实高,但意大利增长法案能给外籍球员三年税收优惠,税后差距没想象那么夸张。
为了世界杯主力位置,球员愿意让一步,关键看米兰给不给足尊重:首发承诺+两年优先续约条款,基本就能打动他。
有人质疑:800万也是钱,冬窗预算就这么多,花了还买不买中锋?
现实是,好中锋更贵,且适应期长。
米林即插即用,联赛、欧冠都能报名,等于一份预算解决“中场厚度+轮换中锋后手”两个痛点,怎么算都不亏。
最怕的是管理层犹豫症发作,想着“再观望几场”。
沙特俱乐部不是慈善家,今天松口,明天就可能改口“续约留队”,毕竟因扎吉还在劝。
转会窗关闭前的那一周,情绪一天一变,错过节点,后面全是被动。
球迷常吐槽:米兰年年喊“年轻风暴”,真到硬仗才发现老将才是定心丸。
托纳利已经错过,若再错过米林,下次想补中场,恐怕就不是800万能解决。
一句话总结:冬窗不抢,夏窗就只能看尤文体检室里的自拍。
时间给米兰的窗口,只剩二十多天。
来源:哈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