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社区讲堂到校园演练,从新媒体推送至海报制作,他们用脚步丈量安全的广度,用声音传递生命至上的温度。这份工作,有奔走的疲惫,更有唤醒意识的欣慰;有重复讲解的枯燥,却更有避免火灾发生的无悔。
没有惊天动地的火场逆行,这里有的是日复一日的耐心守望。他们是消防宣传员,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安全的守护人。
从社区讲堂到校园演练,从新媒体推送至海报制作,他们用脚步丈量安全的广度,用声音传递生命至上的温度。这份工作,有奔走的疲惫,更有唤醒意识的欣慰;有重复讲解的枯燥,却更有避免火灾发生的无悔。
本栏目以“宣传员日志”为名,邀请一线消防宣传工作者,写下他们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透过他们的笔触,您将看到宣传背后的细腻视角与真挚心声——那是对生命的敬畏,对职责的坚守,更是对平安最朴实的向往。这里没有滤镜,只有一颗颗竭尽全力守护你我平安的赤诚之心。
期待这些文字,能让您看见预防的力量,并加入其中,共同筑牢这道生命的防线。
宣传 不在火场在人心
我叫杨世玉,是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的一名消防宣传员。至今,我依然记得入职培训时,队长对我们说:“宣传员的战场不在火场,在人心。”那时的我怀揣一腔热血,以为安全知识就像一盏明灯,只要举起,就能照亮每一个角落。
可现实却很快让我尝到了凛冽的滋味。入职后第一个秋天,我在金城家园小区发放宣传单时,一位老大爷隔着门缝不耐烦地说:“整天发这些有什么用?我在这儿住了几十年,从没出过事。”没想到几天后,该小区就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尽管火势被及时赶到的消防员扑灭,但那缕刺鼻的黑烟和居民的惊慌呼喊,却长久萦绕在我心头。
那些日子,我时常与同事们站在老旧小区的广场上开展宣传。寒风之中,我们手中的宣传册被一次次递出,又一次次被漠视。反复发放让崭新的册子边缘卷曲、折痕深陷,却似乎总送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排查时,我看到许多居民家中仍在使用已经发烫的老旧插线板;楼道堆物屡劝难清,像顽固的苔藓一般反复滋生。消火栓检查表上的红叉越填越多,灭火器压力指针仍固执地停在刺眼的红色区域。每当队里的火警铃声骤然响起,我总会不自觉地攥紧拳头,手心里沁满了汗。
从第二年起,我开始主动寻求转变。我不再满足于机械复述规范条文,而是尝试把专业术语,拆解成老百姓厨房里、客厅中的实际场景。在社区摆摊时,我将“电气安全”转化为看得见的提示。当我将卡通消防员形象的贴纸贴在开关旁,一名带小孩的妈妈笑着说:“我儿子每次开灯都会看到,昨天还提醒他爸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
渐渐地,我发现那些曾经被漠视的宣传册,如今因为我加上了实际案例解读,开始有人主动索取。一名外卖小哥翻着泛黄卷边的册子说:“我们宿舍插线板都快插爆了,是得注意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几名曾经对我爱搭不理的居民,如今看到我都会主动打招呼:“小杨,又来教我们防火啦?”这种信任,让我更加坚信:消防宣传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心与心的碰撞和守护。
时间久了,我终于明白:宣传不是一场高高在上的呼喊,而是一场无声的渗透。那一点点谨慎的提示、一次次耐心的提醒,就像春雨渗入泥土,在不知不觉间,将防火的意识种进人们心里。我也学会了倾听——听社区老人讲他们记忆中那些模糊的火光往事,听学校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问“为什么不能玩火”。这些细碎的声音,慢慢填满了我曾经觉得虚空的工作,让我触摸到“宣传”二字背后那份具体而温暖的责任。
如今我依然走在宣传消防安全的路上,但脚步更加踏实。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为我打开家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消防演练中认真抬头。也许这就是宣传的意义。
守好安全线 点亮丰收路
我叫吴晓静,是一名消防宣传员,老家位于运城市新绛县阳王镇苏阳村。油桃种植基地——这几个字充满了童年的记忆,在我的印象里,家里种植着10余亩的油桃,每年夏天有吃不完的油桃,暑假也有摘不完的桃子。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我们家乡通过科技培训、引进新品种、搭建油桃大棚、建设交易市场,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大棚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品质提升、产业兴旺和村民增收。
然而,近年来大棚火灾时有发生。每当看到果农们辛苦经营的成果被大火吞噬,那颤抖的双手和无助的眼神,总让我心头一紧——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消防安全绝不能忽视。于是,今年2月份,我们大队联合果农共同策划了一场以“温室大棚桃花俏防火安全保丰收”为题的现场直播活动。
直播前,我联系到了新绛县万安仙果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崔书记,详细说明了活动目的与流程。他带我们实地查看油桃大棚后,我意识到,除了灾后自救,更关键的是“搭建大棚前的安全预防”。于是,结合电动卷帘机的安装要求,我们特意邀请了新绛县万安供电所的王师傅加入直播。
王师傅现场讲解道:“安装电动卷帘时,导线若使用瓷壶,必须用绝缘绑带扎紧固定,防止与低压线相间短路。电器用具应选用防火材料,刀闸严禁用铝线或其他金属代替保险丝。对于私拉乱接行为,我们会依据低压电力规程定期巡视,及时整改隐患,保障用电安全。”
直播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他补充道:“大棚油桃最怕火、雪、风三种灾害。火灾是人为可防的,要通过规范用电来解决;雪、风属自然灾害,可通过加固大棚、合理卷放棉被来应对。但最关键的是,必须提高果农的安全生产意识,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特别让我触动的是,一名有着20年种植经验的老果农在直播镜头前感慨:“以前总觉得火灾离自己很远,心思全放在防虫防病、增产增收上。今天才知道,一个小小电线接头不规范,就可能毁掉一年的收成。这样的安全课,对我们太实用了。”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也说明这次直播真正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本次直播活动不仅是一次消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与农户们的真心对话。我们从设施大棚的搭建用电、通风保温等安全“体检”入手,详细讲解了防火知识,如何开展火灾隐患自知、自查、自改,如何扑救初期火灾等方法。看到乡亲们从“模糊认知”转变为“清晰掌握”,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做好消防宣传的决心。消防安全是守护丰收与希望的坚实屏障,今后我们将继续携手各部门,让“防患于未然”成为每一名农民的自觉行动,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