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五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10月18日在山东滕州开幕。会上正式宣布设立山东省人文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实验室,标志着山东省在推动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第十五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10月18日在山东滕州开幕。会上正式宣布设立山东省人文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实验室,标志着山东省在推动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该实验室由山东大学牵头推动,旨在整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元领域资源,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交叉应用与双向赋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协同创新范式。实验室将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文化强国建设等重大命题。
实验室瞄准人文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设置四个关键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向善及普惠共享—探索AI技术的伦理规范与公平应用;人文与自然科学融合发展—推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创新;人机协同的文化价值观认知、生产与传播—研究AI时代的文化传承机制;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强国建设—探索数字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路径。
实验室将以“齐鲁文化数智传播工程”为示范,推动AI生成、虚实交互等技术在墨子鲁班等齐鲁文化遗产、民俗、地域叙事场景中的应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文化内容的深度还原与智能传播,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与文化深度的“数字齐鲁”样本。
据悉,山东大学计划用3—5年时间,将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技与人文深度交叉的创新高地,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记者:李焜染 编辑:刘玉红 校对:王菲
来源:热点情报员